中国网讯(马丰)8月20日四川省绵阳市召开了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是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背景下,谋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绵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绵阳市委关于决战决胜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发出了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的动员令。
今年以来,在省委坚强领导下,绵阳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保持专注发展定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这是全市上下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不足仍然是绵阳的最大市情,全市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新增动力不足、财政和金融困难加剧、科技城建设亟待提速增效。尽管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解决却时不我待,必须只争朝夕。
善弈者谋势。绵阳是国家科技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通过多年努力,绵阳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离中央、省上的要求和全市人民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面临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逼越近的严峻形势。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全面改革创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国务院批准执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省委、省政府强力支持科技城建设等重大机遇。能否抓住和用好这些机遇,至关重要,决定着我们能否缩小与标兵的差距,拉开与追兵的距离,巩固四川第二大城市的地位。
审时度势,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全市工作作出部署:奋力推进“四个全面”,牢固树立改革、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抓好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军民融合、改革开放、城乡统筹,大力实施两个“一号工程”,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塑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绵阳经济版图”。通过几年努力,让科技为绵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幸福绵阳触手可及,让美丽绵阳抬头可见,让一座“创新之城、活力之城、希望之城”屹立于西部大地。这一部署提出了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的目标任务,描绘了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的新蓝图、新愿景,布局了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的工作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是绵阳在新起点上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行动指南和纲领。
纲举目张。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把引进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打造引领发展的强大引擎,进一步加快科技城建设。二是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打造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三是扩大投资稳定消费,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四是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打好交通建设攻坚大会战,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五是推进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六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这六个方面工作,既立足基本市情,又着眼比较优势,既突出重点,又统筹兼顾,体现了市委让改革开放创新引领绵阳发展的战略深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扶贫攻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多次对做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省委王东明书记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对全省扶贫攻坚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绵阳市委关于决战决胜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体现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实际,回应了社会诉求和群众期盼,确立了新阶段我市扶贫攻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要求和着力重点,我们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加强党的建设始终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坚强保障。各级党委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自觉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重视和抓好群团工作,努力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