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禅部队走访慰问孤寡老人。
佛山市举行“幸福双拥·情定佛山”2014佛山市军地青年联谊活动。
佛山有着悠久的拥军历史。一直以来,佛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市委书记刘悦伦、市长鲁毅经常深入基层部队为官兵解决训练、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被驻禅部队官兵亲切称为“拥军书记”的刘悦伦,在慰问部队时多次表示:“佛山的拥军政策只会越来越好,军民情谊只会越来越深”。在日前开展的“八一”拥军优属慰问活动中,鲁毅提出:要把“双拥模范城”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据了解,佛山市自1992年以来,已连续8次荣获广东省双拥模范城;1993年以来,连续7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2012年以来,佛山市各级党政军始终坚持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省级“九连冠”为目标,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军政军民关系团结和谐,浓浓的军民鱼水情,为佛山营造了和谐、团结、向上的发展环境。佛山不断以新决策、新部署、新思路和新举措,全力推动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
新举措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不误、两促进”
当前,佛山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佛山正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和城市升级,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与此同时,不断创新双拥工作理念。
佛山突出双拥工作,做到了“五个纳入”。即把双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军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党政议事日程;纳入党政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纳入地方财政年度预算;纳入全民教育和部队政治教育计划。
据佛山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推动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先后多次召开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议军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佛山市创建第十届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方案》,印发了《佛山市创建第十届全国和省级双拥模范城任务分解表》,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
佛山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不误、两促进”,把关心、支持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作为分内事,大力开展各类科技、文化、卫生、教育拥军活动。
2012年以来全市支持部队经费6.7亿多元。财政部门拨出专项经费积极支持军分区和95215部队的信息化建设、95084部队团史馆改造以及预备役团营区建设,向南海边检站和域外共建单位南沙守备部队提供文化建设经费,为市消防支队、预备役团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购置车辆、增添设施。经信部门积极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力支持国防工程建设,协助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新融合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在佛山有一番新景象。据悉,佛山市不断探索和总结实践经验,巩固并发展出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目前,全市共结成双拥共建对子370对,有160多个“两新”组织与部队建立了共建关系。佛山市有域外共建部队4个,其中与“佛山舰”、南沙守备部队开展共建活动超过20年。多年来,尽管军地双方领导换了一届又一届,但军民共建工作始终长盛不衰。
在双拥共建过程中,佛山市以促进军地共建共赢为目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动员了全市61个社会团体和组织、企事业单位,组成43个拥军团,分别前往近40个驻地部队,开展了“双百拥军行”活动,向部队赠送了720多万元的慰问金和物资,涌现出了佛山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志高空调股份公司、凯仕乐公司、佛山市闽南商会等一大批双拥共建典型。2014年成功举行“幸福双拥·情定佛山”军地青年联谊活动,当日活动吸引了约200名军地青年男女参加联谊。
此外,佛山市积极向企业宣传军民融合发展政策,进一步做好了与军工企业的对接工作,积极争取与省和国家建立军民深度融合战略合作机制,加快推进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船舶等军民结合型产业发展,引导本地优势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两用技术开发领域,举办了“国防装备产业军地合作座谈会”等活动,本土企业广东能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也与中科军民融合产业研究院达成了广东区域低空飞行管控战略合作协议,还成立了广东省预备役频谱管理大队佛山站,着力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扎实推动军民融合走向深度发展。
校企合作创新培训模式
退役士兵培训率和就业率两个100%
如何让退役士兵迅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企业的实用型人才?对此,佛山结合市场需求和退役士兵个人需求,创新了培训模式,大力推进“订单式”教育培训,强化校企合作,推荐退役士兵上岗就业。2012年至今,共接收安置退役士兵3399人,共计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13248万元。
据统计,2011年至今,共培训1167人,市、区两级财政支付培训经费500多万元。实现培训率和就业率两个100%。共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减免各项税费近119.23万元。此外,2012年至2014年,佛山市共接收安置军转干部361人。除自主择业外,计划安置的全部转业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均得到妥善安置。
对于复退军人,佛山除了定期开展节日慰问、子女助学、开发公益性岗位、自主创业税费减免等常规化、行政化的帮扶措施外,创新复退军人服务管理体系,通过购买服务将专业社工服务引入复退军人的服务帮扶工作,开展心理辅导、康复治疗等帮扶工作,通过面对面、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推进帮扶解困,取得了显著成效。佛山还在爱国拥军促进会设立复退军人服务中心,构建起市、区、镇、村四级服务体系,成立了“复退军人之家”,在为复退军人提供生活、医疗、住房和就业帮扶服务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佛山军分区在各区、镇、村武装部开展“手拉手、帮战友”活动,建立了“政府主导、军地携手、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复退军人帮扶体系。
驻佛山军警部队拥政爱民、扶贫帮困
驻佛山各部队视驻地如故乡,紧紧围绕“维护驻地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在认真完成战备、训练、执勤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并主动投身到佛山的经济社会建设之中。
2014年的“4·13”南海狮山火灾救援中,佛山消防支队官兵英勇无畏,不怕牺牲,在最短时间内将火灾扑灭,保护了周围的连片厂房和价值400余万元的进口设备,保障了国道的通畅,3名消防队员在出警灭火、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时英勇负伤,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忠诚为民、赴汤蹈火、敏行争先”的新时期广东消防精神。
与此同时,各驻地部队官兵拥政爱民,发挥扶贫帮困作用。95202部队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官兵义务献血近2万毫升,经常深入社区街道开展志愿服务和扶贫助困活动,进一步加深了鱼水情谊。三水人武部举办农科技术培训班,使136户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据统计,2012年以来,驻佛山市部队为做好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处突维稳、抢险救灾以及军民共建、创建双拥模范城等工作,扶贫帮困投入资金45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00余人;出动兵力约33万人(次),动用车辆10万多辆(次),抢救财物(价值)约5亿元,救助遇险群众5000余人,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1800多个;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200余件。
文/图:夏小荔 唐诗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