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第10轮全国双拥模范评比命名表彰年。日前,本市召开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动员部署大会,学习贯彻全国双拥办主任会议精神,部署全市双拥创建的主要任务,对双拥创建考评等工作进行培训。
据悉,今年,北京市双拥办重新修订了《北京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县量化管理考评细则》,重点突出全国双拥办督导考核的十个方面内容,增加了“街道、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有人负责双拥工作”考评项目,巩固“双拥在基层活动”成效;增加“双拥文化蓬勃发展”内容,对简报、刊物和网络等问题进行统一规范,明确提出各区县不再单独印发简报、刊物,不再专门建设网络,相关工作一并纳入《首都双拥》专刊和《首都双拥网》,增加“利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定期发布国防和双拥宣传用语”等内容;修订军民融合有效推进部分,突出军地实现科技、信息、人才融合等方面的分量;对军供站建设细化考评指标,对新老兵转运工作提出新要求;对军队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安置提出了刚性要求,明确了转业干部进公务员岗位比例、团以上转业干部职务安排和随军家属安置三项硬指标,在随军家属的安排时间上明确了进度要求。同时,一票否决项目中增加“年度征兵任务”以及“退役士兵年度安置任务和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两方面内容。在加分项目中强调了树立双拥典型及区县双拥办自身建设等内容。
据了解,本市争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将分4个阶段进行。在自查自评阶段,市双拥办将委托社会调查机构,采取网上问卷、电话访谈和入户调查等方式,分别对优抚安置对象、部队官兵和社会群众进行满意度测评。10月底前,市双拥办将召开审定会,综合认定各区县总体成绩,命名市级双拥模范区县,上报全国双拥模范推荐名单。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