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模范城市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卢正大:景德镇坚守强国梦、强军梦,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

2015-07-01 09:24:37来源: 中国江西网
中国江西网联合凤凰网江西,带领摄制组整合全媒体资源,于6月24日走进景德镇,景德镇市政府副市长卢正大接受了专访。

\

中国江西网讯 实习生伊航、记者徐志玲报道:2015年是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县)考评验收年,为展现双拥优抚工作新面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适应新常态,积极推动我省双拥优抚工作新发展,宣传各地双拥工作典型,全面开创双拥工作的新局面。中国江西网联合凤凰网江西,带领摄制组整合全媒体资源,于6月24日走进景德镇,景德镇市政府副市长卢正大接受了专访。

支持驻军部队现代化建设创新四大拥军热点

景德镇市注重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全力支持驻军部队现代化建设,在拥军工作中注重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打造特色亮点,创新四大拥军热点。

注重科技拥军的创新。景德镇市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建立了11个科技拥军基地,组织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1300多人次为部队服务,投入科研及科技拥军资金5000多万元,革新装备器材和开发项目94个,向部队捐赠科技书籍10万余册,培训两用人才3000余名。

注重社团拥军的创新。引导和鼓励民营、个私等非公有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与驻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勇于承担国防义务,积极支持部队建设。市女企业家拥军协会和市民营企业家在各自企业内建立拥军服务小组128个,有7000余名志愿者活跃在城乡、军营。

注重社区拥军的创新。积极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在全社会倡导形成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良好风尚,凝聚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目标的强大力量。在社区中共建立了742个拥军服务组织。全市城乡社区双拥活动经常、成效显著,军地互办实事、鱼水情深。

注重亲情拥军的创新。近年来,景德镇市以“六个一”(发一封慰问信、送一份慰问金、留一张“孝心联系卡”、挂一副“光荣之家”内容的对联、献一首军歌、吃一餐团圆饭)为主要内容,把慰问景德镇籍部队基层主官家庭作为暖心工程的重大举措和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工程来抓,坚持把政治关怀和人文关切、亲情慰藉和物质慰问、传统传承与孝心传递相结合,慰问景德镇籍基层主官家庭41户。

\

森林社区拥军模范李金霞

近四年以来,景德镇市创新落实双拥工作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国防安全堡垒村黄泥头村、全国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王忠起,文化拥军领头雁农民导演周元强、社区拥军模范李金霞和情系国防先进企业家陈锦华等一大批社区双拥先进集体和个人。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探索科技拥军新路子

景德镇市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互办实事鱼水情深,把支持部队基层建设与改革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成效。

景德镇市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支持,搭建科技合作平台,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昌河飞机工业集团、602直升飞机研究所分别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防科技合作基地”,并取得一批科研成果。

同时广泛开展军工科研攻关,先后攻克直升机总体气动设计、大型复合材料旋翼系统研制等关键技术,完成了直8、直9、直11系列改型设计。我国自主研制的AC313军民两用大型直升机,2010年3月在景德镇市首飞成功后,并在2011年9月,成功飞到海拔8479米高度,创造了直升机飞行史上的新纪录,也填补了世界航空史上的空白,不仅对我国大型直升机研制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科技强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牢抓双拥工作落实确保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双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基于这一认识,景德镇市历来都从加强组织领导入手,始终把双拥工作牢牢地记在心上、抓在手中、落实在行动上。

\

2011军地鹊桥会

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军分区始终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来抓,制定了市委议军会议制度、双拥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双拥办公会议制度等一系列双拥工作的制度和规定,将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历届市委、市政府、军分区领导都把双拥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经常深入基层、现场办公、亲自协调解决双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营造了山水长相依、鱼水相融合的深厚情谊。全市各部门和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严格完成任务,每年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有述职、有落实。每年“八一”和春节,景德镇市都会举行军地慰问联欢、联谊活动。每四年召开一次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和模范先进个人命名表彰会,特别是2012年景德镇市对“十佳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十佳拥政爱民先进单位”、“十佳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十佳拥政爱民先进个人”、“十佳转业退伍军人”和“十佳军嫂”进行表彰。促进了军地感情,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景德镇市制订下发了《景德镇市全民国防教育实施意见》,将国防教育纳入全市国民教育体系,列入全市637所大中小学校课程和干部培训内容,将宣传教育深入落实到位。通过不断改进传统的形势报告、法规宣传、知识竞赛、教育展览等教育形式,积极探索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新路子。依托景德镇市电视台、市广播电台、《景德镇日报》和景德镇市政府门户网站开设“双拥宣传”专栏,构建了方便快捷的教育覆盖网络,使全民国防教育走进电视直播间,融入无线电波里,联入网络媒体内,显现报刊杂志上,形成国防教育无时无处不在的强势。

\

少年军旗授旗仪式

景德镇市还依托界首红十军诞生地、新四军瑶里改编旧址、十里岗方志敏纪念塔和瓷都革命烈士陵园等24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施教育,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市、县(市、区)四套班子领导到驻军过“军事日”达到1000多人次。全市先后创建了28所少年军校,建立了景德镇市青少年拓展训练基地,每年组织两期国防教育夏令营,四年来培训学员5万余人次,全市青少年军政素质和国防观念大大加强。昌河实验小学等3所学校先后被全国少工委、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中国少年军校总校评为“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

在政策法规落实上,景德镇市注重把双拥工作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相继出台了《景德镇市加强现役军人配偶就业安置工作若干规定》、《景德镇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细则》和《关于进一步做好驻市部队干部家属子女就业就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涉及国防教育、科技拥军、部队后勤保障、退役军人及军人家属安置、优待抚恤等与国家政策法规相配套的实施办法,规范了军地双方的双拥职责与义务,还把政策法规的落实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督导、人大政协视察、双拥评优检查,增强了双拥工作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同时,加强双拥政策法规的宣传,提高了广大军民执行双拥政策法规的自觉性。

景德镇各级政府不遗余力,加大财政投入,支持部队建设,确保资金投入落实到位。“十二五”以来,无偿划拨土地260亩,市本级投入资金18971.51万元,为部队解决营房建设、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景德镇市5个国防公路项目,总长116.3公里,总投资约26646万元。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关闭了9座矿山、窑场,叫停了一批资源开发项目,坚决保障部队战备需要和军事设施安全。

今年景德镇将全力以赴确保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目标完成。其次是立足本地特色,突出科技拥军和陶瓷文化拥军,进一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第三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参与拥军力度,搭建全民拥军社会平台。

在专访中景德镇市副市长卢正大深情寄语:景德镇不仅是陶瓷的故乡,更是一方红色的热土。方志敏同志创建的红十军在这里诞生,陈毅元帅在这里主持了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中国梦是强国梦,是强军梦,我们景德镇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为目标,全市军民真抓实干、同心共筑,谱写双拥工作新篇章。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