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古城展新姿,共建共享同发展
——重庆合川钓鱼城旅游文化节开幕
合川古钓鱼城护国门
中国网讯(李贤伟 谭清心):18日晚,以“多彩新合川•英雄钓鱼城”为主题的2015年重庆合川钓鱼城旅游文化节开幕式在文峰街会江楼广场隆重举行。开幕式由合川区区长乔明佳主持,区委书记王作安致开幕词。重庆市宣传部长燕平、重庆市旅游局局长刘旗等市级部门领导,重庆各区县领导以及内蒙古正蓝旗、贵州省遵义市等友好城市的领导及嘉宾出席本次开幕式。
开幕式上,举行了钓鱼城古战场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CCTV9大型文献纪录片《天神折鞭之地——钓鱼城》首映仪式、重庆轻轨3号线“钓鱼城”号首发仪式。
《我是钓鱼城》剧情照
《我是钓鱼城》情景剧为观众还原了800年前合川人民抗战守城36年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一座英雄之城的峥嵘历史。
钓鱼城其地当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控扼三江,自古为“巴蜀要冲”。其山突兀耸立,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里有山水之险,也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上道,可通达四川各地。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 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 条件。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东征西讨,所向披靡,然而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却不能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蒙军被迫撤军北还,从而延续了宋柞,导致整个欧亚战局得以缓和。而蒙古大军的西征欧洲被欧洲历史学家们认为是上帝派来惩罚欧洲的,因此钓鱼城被称为“上帝折鞭处”。
蒙哥在钓鱼城下的败亡,其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首先,它导致蒙古这场侵略战争的全面瓦解,进攻四川的蒙古侵略军被迫撤军,护送蒙哥灵柩北还。使宋祚得以延续20年之久。其次,它使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侵略军对欧、亚、非等国的威胁。1252年,蒙哥汗遣其弟旭烈兀发动了第三次西征,先后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叙 利亚等阿拉伯半岛大片土地。正当旭烈兀准备向埃及进军时,获悉蒙哥死讯,旭烈兀遂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而自率大军东还。结果蒙军因寡不敌众而被埃及军队打败,蒙 军始终未能打进非洲。蒙古的大规模扩张行动从此走向低潮。因此,钓鱼城之战的影响 已远远超越了中国范围,它在世界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页。 其三,它为忽必烈执掌蒙古政权提供了契机,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义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传统的政策。这种带有浓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已极不适应统治广大中原汉地的需要。而忽必烈则是蒙古统治集团中少有的倾慕汉文化之士。忽必烈登上大汗宝座后, 推行其汉化政策,逐步改变蒙军滥杀的政策,使中国南部的经济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坏。蒙哥汗曾留下遗言,日后攻下钓鱼城,当尽屠城中之民。后来1279年钓鱼城以不可杀城中一人为条件,放下武器自愿终止抵抗。要知道蒙古人在侵略世界的过程中杀人过亿,凡是抵抗的城市都被屠城,而且是被屠得干干净净。唯有钓鱼城抵抗了36年而全身而退,让蒙古统治者做出了一种明智选择,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钓鱼城之战,向世人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共建共享、共同发展才是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钓鱼城精神无疑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全面实施,“渝新欧”新“丝绸之路”的建成,我们对外开放的步伐将更大、更快。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将与沿线各国加强合作,推动全球再平衡,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动包括欧亚大陆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
今天的合川,三江汇流人文荟萃,是全国儿童画之乡、全国科普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区、中国首批创业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区,正致力于建设重庆经济强区、西部宜居江城、中国知名旅游城市,纵深推进全城全域旅游产品化,着力打造山水绿城和谐相融人文历史温柔厚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多情三江水、好客合川人,重庆合川,依托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资源,以国际视野和现代理念,全力打造山水相依、风情独具的中国知名旅游城市,正以更加宽广、更加爱包容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宾朋莅临,尽情领略合州大地的青山绿水、人文古韵,纵情感受合川人民的热情好客、炙热奔放。
钓鱼城,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和谐精神,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和谐共存的精神。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