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门头沟区委党校发挥思想理论“主阵地”作用,传承红色基因,与军地有关单位资源共享、紧密协作,在双拥特色品牌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打造“主阵地”,当好“引领者”
将做好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纳入校委会的议事日程,明确责任科室,落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年度述职制度,及时传达双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坚持一手抓制度完善,一手抓制度执行,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的强大工作合力。
在“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参观、国防教育答题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教育和引导全体职工增强大局观念,继承我军优良品质,发扬我军光荣传统。
与驻区部队开展多场红色诗歌朗诵会、“声动爱党心”音乐思政课、军民携手红歌会、抗洪救灾“艺宣讲”等军地文化共建活动,多次展演沉浸式军史党课《不朽》、密切军民鱼水情,促进军地融合。
本校干部张董走访全市多家部队巡讲党史、军史特色评书故事,荣获门头沟最美拥军人物、全国金牌红色故事宣讲员、CCTV《乡村演说家》亚军。
创新“新模式”,当好“推动者”
落实双拥和国防意识,抓好党章党纪党规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以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为主要内容的双拥宣传教育与学员论坛进行结合,使学员国防意识与双拥意识不断得到锻炼加强。
完善课程体系,打造“京西讲武堂”、“评说京西风云”等精品国防教育、双拥教育课程。
创新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百姓+文艺”特色宣讲进军营主题党课。聚焦主线注重实效,结合地区发展,让党的创新理论“声声”入人心。
开发军史题材沉浸式微党课《不朽》荣获全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诗朗诵大赛冠军。
开发《宛平抗日烈士纪念碑》现场教学,带领全区党员干部追忆抗日先烈,筑牢军民携手信念。
原创、翻唱拥军歌曲作为音乐思政课特色教材,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原创军歌《人民会记得》入选《领航中国 百年风华》新春音乐会,翻唱《挺进军歌》成为门头沟拥军网红歌曲,并登上中国服贸会《云上阅读》。
原创拥军诗歌思政课《两个马栏贯穿一个神州》入选全区清明忆先烈诗歌朗诵会。原创拥军歌曲《几度春》获得国家级三等奖。
与区双拥办紧密协同,推进国防教育、双拥宣传进各级各类培训班次,综合运用现场教学、交流研讨、模拟教学等方法,促进国防教育和双拥教育入脑入心。与区委宣传部联合走进驻区部队,开展“国防教育月活动”。
选派优秀教师组成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中队,打通政策传播“最后一公里”,深入驻区部队、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宣讲工作,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我军历史学习教育,激发军民投身强国强军实践的政治热情。
本校干部积极服务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红色讲师团、区科技部门科普知识进部队、区文化部门文艺演出进部队工作。
展示“新风采”,当好“先行者”
打造“党校教师讲门头沟红色小故事”、“党校教师诵读红色家书”、“党员政治生日忆初心”等系列微视频党课,通过公众号向全区军民播出,展现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通过挖掘、整理、开发备课,亲口讲述这些埋藏在档案史志、回忆口述之中的本区先烈的红色小故事。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快闪短视频风格、贴近时尚的镜头表现方式、教学语言风格讲红色历史,使双拥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区域发展实际,服务区域发展。
成功入选2023年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优秀集体项目,本校干部张董当选北京阅读季金牌领读人、首都市民学习之星。“党校教师诵读红色家书”拥军特别版《给马栏排的家书》走进2024年全区干部培训党性教育流动课堂。(北京市门头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