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上高县抗日老兵的新“三百”梦

2015-10-29 15:06:21来源:宜春新闻网
每天早晨,在上高抗日阵亡将士陵园,总有一个老人踏着晨雾,到陵园守墓,既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也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

刺探军情

抗日战备队,是一支颇有危险、极其特殊、人员复杂的“军队”,他们互相不认识,却相互支持,在敌占区出色地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任务。在上高会战中,这支充满神奇色彩的军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吴君明就是其中一员。

刚加入抗日战备队时,吴君明全家人都很反对,由于他是家里三男中唯一剩下来的“种子”,其余都夭折。可是,大敌当前,吴君明心想:既然做了战备队的一员,就要坚持到底。说实在的,当时,吴君明心里根本不知道自己参加的是战备队,这是后来查档案材料时,才知道自己原来是一名特殊的抗日兵。

路上是敌人,街上是敌人,到处是日寇的兵。“1940年暑期,我被军队安排在南昌市新建县宋埠街上住。我们是一人住一间房。我当时负责观察敌情、秘密宣传和写标语写抗日口号。在南昌战备区,我是最年轻的‘上高战士’。一次在会上,我还发过言,表达了打击日本鬼子和赶走日寇的心愿。说完了,国民党一个高干走到我旁边,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笑说:‘小伙子,好好打敌人。’接着就是‘啪啪啪’的一阵鼓掌声。接着他又说:‘你们是战备队的骨干,希望大家好好备战,配合前线,狠狠打击日本鬼子。’说完,又是一阵鼓掌声。会后,我们各自行动。实际上,我们的活动是单线活动,一个叫‘黑马’的人跟我联络,并告诉我工作内容和方法。其他的都不让我知道。”

吴老说起自己的亲身经历,侃侃而谈。他说,当时也不知道队伍里到底有多少人。有一天他们的小队负责人对他们说:“今天,我们要去河那边。看看敌人的动静。”他说的那边是指宋河北边,那里可是日本鬼子占领区。他心里也感到过害怕:一来有妻子孩子,怕自己死了,就见不到家人;二来怕完不成任务,被捉到。毕竟当时才二十多岁,没有阅历和经验,尤其是对付敌人,更是一点头绪也摸不到。好在队长赖石斌说:“我们先写好自己的家书,留下来。然后,过河去演戏。”

演戏?吴君明当时就懵了,心想自己又不是唱戏的。队长是个三十多岁的人,点子多。他悄悄告诉吴君明和其他队员:“不是要你们去演戏,而是假装演戏,穿上演戏的服装过河,到敌占区。”说得很轻松,可吴君明感觉不轻松。

一到了河对岸,敌人果真布控严密,一条大街,到处都是站岗的。一般是10米一个岗哨。吴老说,他看见鬼子要来盘查他时,心里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有种大事不妙的感觉。尽管穿衣很简朴,敌人不易察觉他们是“兵”还是“民”,但是心里又觉得有点后悔过了河。

就这样,以“演员身份”,他们混进了敌占区,东看看、西瞧瞧,还了解了很多“军情”。鬼子在河边还建筑了碉堡,在城里成立了保安团。

“慰安妇的事情是有的。我住的地方的小屋主人,就是被抓去做慰安妇了。在宋埠街上的年轻男人被抓去当兵,年轻女的有的被逼迫做慰安妇。小孩和老人有的被杀死。在第5天的时候,我看到了一起杀人现场。当时,至少有10人被杀。满地血流成河。很恐怖!连晚上做梦,心里都堵。”

“我的一个队友,也是和我曾经睡一个屋子的小邹。他每次带着我潜入敌占区摸敌情。几个月后,他参加上高会战时牺牲了,我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只记得叫他小邹,也是上高人。爱国心把我们聚到了一块,当时,我们的相处实在是太难忘了,死前他没有跟我说什么,如今虽然阴阳两隔,但我还是一直为他守墓,实际上,我是想多和他待在一起。”

吴君明老人说起战备队的故事,有说不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