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永新老兵:绣出一颗爱国心(图)

2015-09-24 15:13:13来源:吉安晚报
背包上必有的“为人民服务”立体刺绣,已成为老一辈人遥远的记忆。昨日,记者来到永新县禾川镇北门社区,见到了在家刺绣的沈根甫。

\

沈根甫正在刺绣

吉安讯 (龙艳红、陈一雪)背包上必有的“为人民服务”立体刺绣,已成为老一辈人遥远的记忆。昨日,记者来到永新县禾川镇北门社区,见到了在家刺绣的沈根甫。老人手抚着近期绣好的毛泽东立体像说:“刺绣,总能让我回想起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时刻激发我的爱国热情……”针与线在他的手中已成为了爱国精神的“使者”。

与其他老人不一样,68岁的伤残老兵沈根甫,其业余活动就是刺绣。每天照顾孙辈之余,沈根甫喜欢戴上高度老花镜,弓着当兵时受伤的腰,手执穿着彩线的针,在棉布上一针一线地绣,一幅幅作品在那双僵老的手下诞生,而这些丝丝缕缕,千般袅绕的脉络就像是沈根甫的人生路。

沈根甫笑着告诉记者:“1966年,我在福州军区十八分部汽车二团当兵。1968年我在训练时腰部不慎受伤,现在走路只能弓着背、双手大幅度甩动。”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沈根甫在家中翻出了一幅珍藏的毛泽东头像刺绣,从此就开始了执著的追求——坚持刺绣,延续军人风采,寄予满腔的爱国之心。因为腰部受伤,沈根甫平时躺着、站着都难受,但是坐着刺绣却可以坐几个小时。老人告诉记者,从2011年5月至今,他大概绣了20幅刺绣,大多都以“爱国”的主题为主。

如今,军营岁月虽然已经逝去,但当年的刺绣工艺却在沈根甫手上流传了下来。拿着布匹已经发黄的毛泽东头像刺绣作品,沈根甫说:“上世纪60年代,每个人背包上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字,都要自己绣上去。1966年我学会了刺绣,这幅毛泽东头像刺绣是在1968年绣的,还拿过一等奖呢!”

据了解,看似简单的刺绣,要经过画像(写字)、印画(字)、固定、选色等众多程序,需要足够的耐心。经过几年的练习,沈根甫的刺绣手艺越发精湛,除了绣毛泽东像、“我爱祖国”等字样。今年,沈根甫又用了3个月绣了两幅雷锋头像刺绣。他打算通过永新县人民武装部联系沈阳军区,将绣好的雷锋作品送至雷锋班,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