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难忘战火中的岁月——访厉山镇抗战老兵方国友

2015-09-18 10:42:13来源:随州日报
7月20日,烈日炎炎,记者一行来到随县厉山镇双寨村六组,探访年过九旬的抗战老兵方国友。

\

·记者 黄 闯摄·

7月20日,烈日炎炎,记者一行来到随县厉山镇双寨村六组,探访年过九旬的抗战老兵方国友。

见到方老的时候,他正坐在大门口,迎着太阳,缝补衣服。见到大家到来,老人满脸笑容,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忙不迭地搬来几张落满灰尘的椅子,用他苍老的手在椅子上不停地抹着……

和很多抗战老兵一样,92岁的方国友喜欢追忆过往。尽管年事已高,记忆力也有些衰退,但说起自己当年参军抗日的故事,老人的思绪就清晰起来……

A 婚后一年被抓壮丁

1923年8月,方国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兄弟五个,他是老幺,因为有几个哥哥从小就是残疾,所以健康帅气的他成了家里的“宠儿”,在当年极其艰苦贫穷的家庭条件下,几个哥哥省吃俭用,攒下钱来供他读书。

读了将近十年的书,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实在再供不起他读书的费用了,方国友就回到家里。

1941年,他18岁,通过别人介绍,和邻村一位姑娘结成连理。

原以为结婚后夫妻二人夫唱妇随,就此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没想到当时正值日本侵略者在随枣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原以为虽然贫穷但能够过得平静的生活,在日本人的侵扰下,变得支离破碎起来。

为了躲避战火,他们东躲西藏,几乎没有过一天的安稳日子。

1942年春,结婚还不到一年的方国友被国民党地方武装抓了壮丁,为了能够将兄弟五个唯一读过书的方国友留在家里,几个哥哥东挪西借,凑了一些钱把他“赎”了回来。时隔半年,当年的秋冬之交,他再一次被国民党地方民团抓去,这次家里再也无力赎他回家。

不久,他就被送到外地进行训练。说是训练,其实就是躲日本人,那个时候地方民团装备差,给养不足,能够自保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提打鬼子,再说,这些民团都是一些“乌合之众”,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扬威还行,面对日本人,他们就不敢硬碰硬了。

随后,国民党第五战区地45军第127师来到随县抗日,因为连年征战,兵员消耗较大,1943年,方国友被充实到该部,成为正规部队的一名战士。他被编在127师第3团3营3连。

B 首战独山英勇负伤

第一次对日作战,是方国友记忆最深刻的。那是他进入正规部队后不久,随部队参加了随县南独山(音)对日作战。

“那场战斗打得相当激烈,不知道有多少日本鬼子蜂拥而上,炮弹像下雨一样落在山上,有不少来不及躲避的战士都被炸弹炸飞了,连尸首都找不到。”谈到当时战斗的情景,方老回忆说,“打到最后,我们山头上只剩下五个人,而且都受伤了,伤得最轻的就是我,一发子弹从我膝盖上面穿过,所幸的是没有伤到骨头。”

“那次战斗,我们没有打赢,后来只好沿古城、胜昌(音)、响同湾(音)、向家冲(音)向钟祥方向边打边撤。”刚躲开敌人没多久,得到消息后的日本人又不知从哪个方向跟踪上来,趁着夜色将方国友所部合围在向家冲。这个时候方国友已经是班长了,刚开始的时候,部队还有组织地进行反击,仗打到最后,根本分不清敌我,到处都是枪声,“在夜晚肉搏过程中,我总结出来一条经验,只要我们听清对方说的不是中国话,肯定是日本人,我们便几个人联合将对方刺倒,效果非常好。我就是运用这种办法带着全班弟兄杀出了重围。”

细细回忆往事,方国友眼眶里泛起泪花:“在抗日杀敌的战场上,脑袋其实是别在裤腰带上的。身边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也让我做好了战死沙场的准备。”

“我们有幸活下来的人,每每想起牺牲的战友内心就难过。”面对记者,方国友哽咽了。

C 日本投降遣返俘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传开,周围一片欢腾,大家奔走相告,放声高歌。“那天,很多人高兴得睡不着觉。”方国友说,高兴之余,他想起了很多在抗战中牺牲的乡亲和家人,不禁黯然神伤。

接下来,方国友所部奉命对投降的日军进行遣返。当时,方国友所部防区共有15名日本兵投降,不管是军中还是老百姓,几乎一边倒地要求将他们就地正法,以解大家对日本侵略者的心头之恨。

但我们中国人不杀放下枪的俘虏,对于投降的日本兵要进行遣返,部队派方国友等几名士兵将这15名日本兵押解到东北遣返。

“当把这些日本兵送到东北办完手续后,连饭都没有吃就往回走。”方国友说,“我们终于胜利了,终于可以回到家乡了。”

D 不打中国人离开部队

回到部队后,方国友听到战友们正在议论,又要准备打仗了。日本不是投降了么?还跟谁打?方国友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经过仔细打听,他才得知国民党军正在谋划与共产党部队打仗。

“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要打仗?我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那时,虽然一直谣传跟共产党打仗,但一直没有真正打起来,1946年春,部队开往前线,听说这次是真的去和共产党部队打仗,方国友在一次行军途中,避开队伍,一个人跑回了家。在家里没有呆多久,方国友再次被抓壮丁,1946年农历冬月二十三,他实在不忍心中国人打中国人,再一次开小差跑回家乡。“我只打日本鬼子,打中国人,我不干!”方老斩钉截铁地说。

对于方国友说,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因为 “打中国人”离开部队了。远在1942年秋,他刚当兵不久,有一次地方民团组织大家伙去打仗,来到战场,他放眼望去,对方竟然是新四军,他二话不说,丢下枪撒腿就跑。“我不是怕打仗,关键是不想打中国人。”回家后,方国友一直在家务农,养育子女,五六十年代,因为方国友是一个读过书的人,还在当时的生产队当了数年的会计。

如今,方老虽然已经93岁高龄,除了耳朵略有点背以外,一直闲不住,缝补浆洗,家务农活样样都干。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