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关爱抗战老兵亟需帮扶新模式

2015-09-18 10:19:13来源:深圳晚报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了受阅部队在受阅的50个方队里,抗战老兵们是最令人唏嘘的一群。

\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抗战老兵乘车方队。 新华社 发

深圳晚报记者 闫坤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了受阅部队在受阅的50个方队里,抗战老兵们是最令人唏嘘的一群。

“再过几年,想帮老兵也没有机会了。”9月17日,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对深晚记者说。

随着曝光越来越多,抗战老兵引起的关注也更多。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虽然近年来从民间到各级政府,大家从不同层面,给予了老兵们一定程度的帮扶,但是大部分老兵生活依然困窘,需要更多人参与努力。

老兵凋零日渐加快

根据不同的统计口径,目前在世的抗战老兵大约有2万左右。其中包括共产党老兵,也包括原国民党抗战老兵。近几年来,关于老兵生计艰难的报道屡见不鲜。

2014年,深圳晚报记者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运行一周年,做纪念老兵特刊时,曾听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会志愿者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广西玉林,志愿者罗亚君曾为一位老兵擦洗身子,她记得他的身上长满了青苔一样的东西,绿色的,毛茸茸的。她才为他擦完上身,一盆水就全黑了。

用摄影师牛子的话来说,“他的身上长着蘑菇”。

罗亚君曾经感到过绝望,好在她看到了变化。一年后她再次来为这位老兵拍照片,发现他的样貌已完全改变了,“吃的是热的,穿的也是干净的。”

随着时间的推进,老兵年岁也在增长,这个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群体,凋零的速度也日渐加快。“今年抗战老兵大约凋零了20%。”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说,“未来可能会更快,也许再过几年就没有抗战老兵了。”

亟需新的帮扶模式

对于生活清苦的抗战老兵而言,来自民间机构的救助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自2011年成立以来,龙越慈善基金会寻访到了大约1万名左右的抗战老兵,目前实施发放补贴的大约有3000位,另还有几十位在养老院,或者提供了陪护服务。

“之所以只给3000名左右的抗战老兵发了补贴,并不是因为其他的抗战老兵生活条件足够好,不需要补贴,而是我们的能力只有这么多。”孙春龙对深晚记者表示,每位抗战老兵的补贴在300元到800元之间,绝大多数是300元。

而如果有一些企业的定向捐赠,可能会多发一些,比如今年在河南,由于河南宇通的定向捐赠,每位老兵一次性领到了2万元。

每位300元到800元,虽然看起来不高。但是即便如此,这样算下来,龙越慈善每个月的支出都在百万元的量级上。

“几百元的补助其实并不多,也很难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他们确实很贫困,经济上的需求确实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孙春龙认为,“对他们而言,精神上的认可,来自国家层面的荣誉是非常重要的。”

而来自政府部门的补助,在很多老兵的生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来自政府部门的补助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每到节庆和纪念日的时候才会比较多,日常持续性的补助显得尤为难得。

因此很多有心参与抗战老兵寻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现在的金融环境下,尽快找到一种,既能持续帮助抗战老兵,又没那么复杂的救助方式,是帮助抗战老兵度过余生艰难的重要任务。

捐赠或将面临衰减

在9月3日的阅兵式上,在全部50个方队中,抗战老同志乘车的两个方队,包括国共两党抗战老兵、抗日英烈后代,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这些抗战老兵平均年龄90岁,年龄最大的102岁。

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同时也在全国多个城市进行,也因此掀起了一轮纪念抗战、帮扶抗战老兵的热潮。

据孙春龙了解,今年有多达十几家组织在做帮扶抗战老兵,或者相关的工作。孙春龙认为,由于今年年份比较特殊,关注的抗战老兵的人会比较多,收到的捐赠也迎来大的增长。

龙越慈善基金成立的2011年,有200万的资金,到2012年这个数字增长到300万,到2013年是600万。2014年以后,随着老兵曝光越来越多,关注老兵的机构和人也越来越多,当年获得的资金大约有2000万。

而今年,在全民纪念抗战胜利,老兵们参加阅兵的社会大背景下,“预计总捐赠会达到4000万元”。而其中,“至少有一半是来源于日渐增长的网络小额捐赠”,孙春龙说,随着抗战70周年的过去,纪念的氛围日渐减弱,未来捐赠或将面临下滑的局面。

这或将给帮扶抗战老兵的机构带来新的挑战。

关爱老兵的深圳力量

抗战70周年阅兵之前,民政部财政部发出通知,表示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根据中央要求,将向部分健在的抗战老战士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5000元人民币,并要求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制订方案,在9月份之前把补助金发放到抗战老战士手中。

这其中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在乡复员军人和残疾军人;移交政府安置的抗日战争时期军队离休干部、无军籍职工;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队服役,后在解放战争中起义、投诚编入解放军序列的在乡复员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后回乡务农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

而在促成国家政策层面对抗战老兵予以关注上,深圳的民间力量功不可没。

自2007年起,一群深圳志愿者开始自发组织民间公益行动,最终形成一种包括社会名流、企业家、专家学者、社会志愿者等公益力量的强大合流,助推了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

自此之后,2010年8月,民政部发文通知,201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根据中央有关精神,国家向抗日老战士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2013年7月3日,在深圳关爱老兵的热心人推动下,民政部答复:符合条件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将纳入社会保障。

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表示,民间自发地给老兵尊严,承认老兵的抗战功绩,不断给予老兵关怀等的行动,对促进地方民政部门对老兵的重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事情都是由民间带头,这为国家树立了一个很大的榜样,告诉大家如何看待历史,怎样对待那些为国家立功的人。特别是在深圳,无论在私人或企业领域,出现了最早关爱老兵的一群人。”

用关爱老兵网上的话说,关爱老兵,他们不是在做慈善事业,而是为民族还债。老兵渐次凋零,我们也将永远错过致敬与记录个体付出的机会。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