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战和老伴。
他参加过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立过三等功,他给我国发射的第一颗原子弹拉过发射架,他在氢弹试验区抢出过实验物资。如今的他是乌市中亚北路街道文苑社区里的一名普通老人,如果不是他自己讲述,谁也不知道,这位老人见证过那么多伟大的时刻。而最让老人骄傲的,是见证了自治区成立60周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9月14日,新疆都市报记者见到了这位老英雄刘开战,年近八旬的他依然很精神。坐在他旁边的老伴紧紧握着他的手,社区工作人员笑着说:“刘大爷的头号粉丝就是他的老伴,奶奶说这辈子最骄傲的事就是嫁给了一位英雄。”
文/图 新疆都市报记者 赵凯
首长赐名
“你让战争顺利进行 就叫刘开战吧”
说起刘开战这个名字的来历,刘大爷满脸都是骄傲:“这可是军区首长给我起的名字。”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老人原本叫刘开勤,他于18岁参军入伍。1962年,老人所在的部队参加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他是部队里的一名驾驶员。
1962年10月15日,在首长的带领下,刘开战和车队的战友们负责给战友们运送弹药。不料在途经一条小河时,汽车一下水,排气管就会被水堵住,导致汽车熄火。车队被小河拦住,前线弹药补给不上,对战局会有很大影响。就在大家无计可施的时候,刘开战急中生智,把汽车的排气管卸掉,然后加大油门第一个开车冲了过去。后面的车辆也都按照他的方法成功过了河。
刘开战机智的表现得到了首长的注意,在得知他叫刘开勤后,首长笑着说:“这次你让战争顺利进行,就干脆改名叫刘开战吧。”战斗胜利后,刘开战也因此获得三等功。
此后,老人的名字就从刘开勤变成了刘开战,这一叫便是一辈子。
历史时刻
曾见证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刘开战被编入某部队,1963年,刘开战随部队来到马兰基地。这时的刘开战已是一名连长,他带领的车队负责运送物资,包括运送研究原子弹所需材料。
1964年深秋的一天,刘开战和一名战友一人负责拉原子弹的发射架,一人负责运送原子弹,把材料运送到实验现场,并亲眼见证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
“看到蘑菇云升起的那一刻,身边所有人都喜极而泣,那时我心里想着,我们国家也有自己的原子弹了,我们国家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了,其他有原子弹的国家再也不敢用原子弹来威胁我们了。”刘开战说。
1967年夏天,中国第一颗氢弹也成功被研究出来。在氢弹实验爆炸后,刘开战和战友们需穿着防化服进入试验区抢出一些试验品,供科学家评估和研究。不幸的是,在行动中,放射性元素通过衣服缝隙感染了老人,使得老人落下了残疾。不过刘开战却从未后悔过。“能见证那么多伟大的时刻是我一辈子的光荣,我愿意为祖国奉献我的力量。”刘开战说。
晚年生活
忆峥嵘岁月 感幸福生活
如今刘开战已经退休了,他所经历过的一个又一个伟大又惊心动魄的时刻,都成为了他一生的美好回忆。
由于被放射性元素感染,刘开战退休后成了医院的“常客”。不过虽已年近八旬,身体有恙,刘开战却依然坚持每天都锻炼身体。没事时,刘开战就会在小区院子里,和年轻人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但让他感慨最多的还是自治区成立60年来新疆日新月异的变化。他说:“那时候乌鲁木齐最繁华的地方只有两排平房,哪像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从吃不饱到吃不完,咱们新疆的发展可以用飞速来形容。”
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到来之即,刘开战周末都会受邀前去社区为年轻人讲述60年来新疆的变化。他说:“我年纪大了,为年轻人讲课也算是我为自治区献礼了。祝愿咱们新疆发展越来越好,各民族更加团结。”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