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日报讯 (记者 谢全建 特约记者 吴建章) 14日下午,和平县阳明镇110岁的淞沪抗日老兵黄胜庸,在家人和4名志愿者的陪伴下,来到位于和平县城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前,缅怀战友,履行他一年一度“看望战友”的诺言。
黄胜庸行动不便,从家里出来,先是坐车,然后由他的一个外甥背着,从山脚拾级而上,到达地处和平县城东山岭南坡山岗上的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小广场,再坐轮椅。面对纪念碑,他眼噙泪花,口中不停地念叨着战友的名字。家人推着轮椅,陪老人绕纪念碑一周,协助他向纪念碑献上鲜花,最后行军礼致敬。
一直负责照顾黄老起居的儿子黄礼桐、黄义桐告诉记者,他们的老父亲晚年有个心愿,就是每年清明节、中秋节或重阳节前后,亲自到纪念碑前送上一束鲜花,拜祭牺牲的战友,每年至少一次,即使找人抬着,都要上山来。数年前,黄老因车祸意外摔伤,至今腿脚不能正常行走,只好依靠轮椅。
黄胜庸在22岁那年应征加入第19路军60师119旅357团,1932年1月至3月,参加淞沪抗日战斗。几场恶战下来,他所在团为国捐躯者105人,其中和平籍官兵48名。1933年因身体不适,黄胜庸被批准退役,回家经商和务农。
黄胜庸生有4子3女,老伴去世20多年,长子、次子数年前已故。近年来,家人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平时只让他在家静养,但一年一度前往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拜祭牺牲战友的诺言,还是雷打不动。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