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88岁抗战老兵参加两次阅兵一家4代13位军人

2015-09-14 16:29:55来源:重庆晚报
董成森这次受邀到天安门参加完阅兵观礼后,和在重庆工作近30年的儿子来到了山城。

\

昨日,重庆市渝鲁文化交流促进会来了一位特殊客人——88岁的青岛籍抗战老兵董成森。

董成森这次受邀到天安门参加完阅兵观礼后,和在重庆工作近30年的儿子来到了山城。说起重庆,这位抗战老兵激动不已,他告诉记者,1949年解放大西南没有来成重庆,38年后儿子在重庆工作,从此自己成了重庆的常客。

已经参加过两次阅兵

昨日,记者见到88岁的董老,他精神矍铄,胸前挂着纪念抗战70周年和60周年的勋章以及年轻时候的立功章,灰色、挺拔的军服臂章上写着“八路”二字。

董老的儿子董希云告诉记者,1949年,父亲作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在天安门前参加盛大的新中国阅兵仪式,接受了毛主席检阅。

据介绍,董成森1943年入伍,任平度县大队战士,“那时候正是抗战最艰难的时期,父亲参加了胶东地区的几次血战。”

“当初父亲和日本鬼子作战,腿上被打掉了巴掌大的肉。抗战时期的赫赫战功也为他留下了一枚枚勋章。”董希云指着父亲胸前挂的解放奖章和抗战胜利60周年、70周年奖章。

1949年国庆阅兵后,董成森被编入南下部队100师,准备参加解放大西南的战役,后来因为其他原因,第一次重庆之行已是38年后了。

曾外孙参加阅兵方队

如今,受董老影响,董老一家4代出了13位军人,董老自豪地说,这次,曾外孙参加了“白刃格斗英雄连”阅兵方阵。

董希云说,在阅兵观礼台上,老爷子有3个最感动的时刻。老兵方阵出场时,他站起来深情地敬了一个军礼。另外,由于老爷子参加阅兵时是空6军战士,属于共和国第一代空军,空军方阵出场时他最激动。

“最后就是看到曾外孙宋杰所在的“白刃格斗英雄连”受阅方队的时候,老爷子很高兴、很自豪。”董希云说。

9月2日,央视七套节目组还为董成森一家做了一个专访,取名为《一家人的梦想,两代人的实现》,很好地表露了老人的心声。

如今,董成森的二儿子董希云在重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工作,大儿子是一位空军跳伞队员,5个孙辈有陆军、海军、特种兵、炮兵。

“这次接受检阅的曾外孙是野战军,家里还有人当武警。”董希云说,加上自己,有4人是重庆山水养育过的军人。

“重庆人民救过我的命”

1987年,董成森第一次来到重庆。“那时候我从后勤工程学院毕业,留在学校工作,此后老爷子每年都会来重庆小住几天。”董希云说,这几年父亲差不多大半时间都住在重庆。

“大概5年前,老爷子被山东老家的医院确诊为胃癌,老爷子和母亲商量后,没有进一步治疗,隐瞒了病情。”董希云说,后来病情加重,他得知情况,将父亲送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经过西南医院医治,如今老人胃癌基本痊愈。“重庆人民救过我的命!”董成森说。

每次来重庆,老人都要去红岩村、白公馆、八路军办事处走走、看看。

昨日渝鲁文化交流促进会现场,会长李献明说,感谢董老为重庆和山东两地的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山东孔子书画院张延清院长特别向董老赠送了书画长卷《君子之风》。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