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40名抗战老兵免费办公证

2015-09-14 16:05:46来源:齐鲁晚报
8月29日,本报联合齐鲁公证处联合发起的为抗战老兵免费公证服务启动,两周以来,本报接到咨询、报名电话近百个,四十余名老兵成功报名,等待具体办理公证事宜。

8月29日,本报联合齐鲁公证处联合发起的为抗战老兵免费公证服务启动,两周以来,本报接到咨询、报名电话近百个,四十余名老兵成功报名,等待具体办理公证事宜。近日,齐鲁公证处公证员走进部分老兵家中,了解老人家庭情况。

文/片本报记者马云云

公证员首次走进93岁老兵家

9月8日上午,齐鲁公证处的工作人员敲开了抗战老兵李文东的家门。

见公证处工作人员来了,老人和大家握手,还特地拿出了领到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老人1923年出生,如今已经快93岁高龄,曾是华东野战军十纵二十八师班长,因为在战争中操作重机枪,老人的一只耳朵被震聋,而他的一条腿里如今还留有弹皮。不过老人天性乐观,可以自如行走。

李文东一生没有亲生子女,50多年前,收养妻兄的女儿邢玉英作为养女。姑姑、姑父将邢玉英抚养长大,结婚生子后,邢玉英又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十几年前将姑姑送走,现在一直赡养其养父李文东老人。

如今李文东想把百年以后的遗产处置一下,适逢本报和齐鲁公证处联合推出为老兵免费公证服务,老人的外孙为他报了名。

在李文东家,公证处的公证员们了解了老人的家庭情况和老人意愿,给老人留下了要准备材料的清单。等这些材料准备齐全,就可以办理相关公证手续。

9月9日上午,89岁的抗战老兵高晶随同其子女来到齐鲁公证处,子女配合高晶办理了其老伴遗产的继承公证,提交了办理继承公证所需的所有材料,并履行了公证手续。待公证处核实完材料后,老人就能顺利领走公证书,到房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老兵公证,几乎都是处置房产

活动开展以来,共接到来自各地的读者来电近百个,经初步筛选,目前有40余名老兵符合要求。

这些老人的诉求整体较为相似,几乎全是围绕房产,也有的涉及存款等其他财产,公证业务涉及遗嘱、继承两方面。

“母亲最大的心愿是在世的时候把房产顺利地过户给子女。”济南市民方兰(化名)的母亲是一名抗战老兵,因为担心自己过世以后子女办理继承时麻烦,老人很想早些将房产处置好。

市民刘华梅(化名)的父亲也已经快90岁了,老人有多个子女,不久前老人曾表示想把一套房子留给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一个孩子,刘华梅想咨询如何处理能实现老人的心愿,必要时要做个公证。

“父亲已经写了一份遗嘱,现在希望对遗嘱进行公证。”济南市民王先生说,89岁的父亲是抗战老兵,想把自己享有的那一半房产留给儿子,早已写好了遗嘱,希望公证。

“这些老兵的想法我们会一一回访,根据他们的个人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齐鲁公证处公证员表示,因为每个家庭情况不同,需要准备的材料也千差万别,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公证处将提供尽可能便利的条件。

考虑到抗战老兵们多已近耄耋之年,一些老人腿脚不便,这种情况下,公证处的公证员们将登门办理业务。

抗战老兵,快来办理免费公证

为了解决老兵的实际需求,本报联合齐鲁公证处开展免费公证活动,凡涉及这些老兵的遗嘱、继承和夫妻财产约定、老人出国旅游、探亲访友等所需的公证事项,均可在齐鲁公证处免费办理。活动持续时间为一个月。

活动开始后,本报接到老兵电话数十个。目前,本报记者和齐鲁公证处公证员已经对报名人员情况做了初步梳理,大部分老人符合此次活动要求,下一步将继续对老人进行回访,指导老人准备材料、办理公证事宜。

本次免费服务活动服务对象:经常居住地在济南市的老兵,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在乡复员军人和残疾军人;移交政府安置的抗日战争时期军队离休干部、无军籍职工;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队服役,后在解放战争中起义、投诚编入解放军序列的在乡复员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后回乡务农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