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河南老兵索良民:现实版的“余则成”

2015-09-07 14:35:29来源:大河网
说索良民是现实版“余则成”,一点儿也不夸张。1920年,他出生在宜阳县一个农民家庭,上了7年学后回家务农,1938年跟随叔父参军,后来在15军和31集团军从事文书和会计工作。

\

索良民(右)和老伴席荣华都是抗战老兵

说索良民是现实版“余则成”,一点儿也不夸张。1920年,他出生在宜阳县一个农民家庭,上了7年学后回家务农,1938年跟随叔父参军,后来在15军和31集团军从事文书和会计工作。

1945年日本投降,国共关系紧张。接上级指示,索良民以新乡铁工厂工人的身份开始“潜伏”。

其间,他曾多次掩护共产党员撤离、营救被捕同志,经他手传送的重要情报更是不胜枚举。其中最重要的情报,涉及1947年的羊山集战役。

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在黄河北岸发起鲁西南战役。战斗开始不久,蒋介石的整编第六十六师被围。

7月19日,蒋介石急飞开封督战,并急令王仲廉的第四兵团向羊山集增援,而索良民潜伏的新乡铁工厂,就是王仲廉的产业。作为厂里的会计,索良民经常去王仲廉家汇报厂子的盈利情况,在其家中听到了“王仲廉要率部增援羊山集”的消息,赶紧向上级汇报,得到的指示是“尽量拖延”。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鲁西南战役: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一书称,王仲廉部“观望不前”、“龟步”增援。对于“王仲廉部队解围行军慢”这个细节,索良民讲述了一个故事:当时,王仲廉的爱人想把厂里的钱拿出来用,索良民借口称厂里全是散钱、小票,换成整钱再拿去也不迟。

拖延的这一天时间,为刘邓大军全歼第六十六师创造了良好条件。此战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自以为可以抵挡40万大军的“黄河防线”,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索良民的爱人席荣华,也是一名抗战老兵。17岁那年,她就开始在村里做妇女儿童工作,两年后又调任行政村妇联主席。收军鞋、送弹药、抬担架等,只要是能够支援前线的工作,她都积极参与。在一次反扫荡中,她双腿被枪弹击中,但仍忍痛继续工作。

(河南商报记者 侯建勋 摄影报道)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