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抗战老兵李光复:参加抗战是我永远的光荣(图)

2015-09-07 14:26:00来源:邯郸晚报
70多年的时光虽然匆匆而过,但有的记忆却永不退色。住在市第二干休所的李光复老人,时常翻看照片追忆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一张张黑白旧照,串联起他的一段段抗战记忆。

\

70多年的时光虽然匆匆而过,但有的记忆却永不退色。住在市第二干休所的李光复老人,时常翻看照片追忆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一张张黑白旧照,串联起他的一段段抗战记忆。

今年88岁高龄的李光复,祖籍山东,于1939年2月入伍,参加了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太山四支队。在那段战火纷飞、坚苦卓绝的岁月,日军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而八路军以坚持抵抗、顽强杀敌的精神,成为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1939年,八路军部队为了打探敌方消息,需要一名通讯员。李光复由于年纪小,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因此由他承担了这一任务。当年几次危险的经历,让他至今心有余悸。某天,有人发现日军正在集结兵力,可能要有行动。我军人员把这条重要信息写成信,辗转交到了李光复手中,要求他务必转送至部队。李光复把信封放在菜筐底部,之后小心地在上面铺上野菜和草,并压上镰刀,挎在胳膊上便出发了。谁知在途中,他遇到了迎面而来的日本兵。李光复生怕敌人发现藏在菜筐中的信,为了避免怀疑,他灵机一动,马上蹲下,开始割身边的草。日本兵靠近后,对他仔仔细细上下打量,仿佛要把他整个人看穿了。“心里特别害怕,但强迫自己坚持镇定”,李光复说。最后,日本兵厉声呵斥他离开,李光复这才躲过一劫,信件也成功送达部队。得知这一关键消息,部队马上安排了转移。还有一次,我军与敌人正在激烈交锋,李光复摔倒在枪林弹雨中,之后一颗炮弹直接落在了他身旁。“我心想坏了,这下没辙了,没想到竟是一颗臭弹,我算是捡了一条命!”他哈哈笑出了声。

在李光复的记忆中,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是在1941年。那年深秋,日军集结五万余人在沂蒙山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扫荡行动。日军集中主力,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进行反复扫荡,施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企图一举消灭抗日武装部队并摧毁沂蒙山区的根据地。当时,敌人对沂蒙山区进行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对八路军根据地形成了“铁壁合围”。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我军以游击战的方式进行突围。李光复老人回忆道,抗战条件艰苦,八路军物资不足,两个人合用一条枪,一共五六发子弹,与敌人拼杀主要是靠大刀片子。除此之外,生活物资也十分匮乏。沂蒙山区山高沟深耕地少,敌人又对我军进行了坚壁清野的封锁政策。战斗两个多月后,部队已经弹尽粮绝。李光复苦笑着说:“没什么吃的,就用泥捏一个盆子,烧上水,煮红薯叶子压饥。”他还告诉记者,部队里每人只有一套棉衣,又当褥子又当被,越穿越薄,冬天穿身上冻得长疥疮,夏天穿就露出一条胳膊,斜绑在身上。因为没有替换,棉衣里爬满了虱子。因为没有袜子,战士们只能光脚穿草鞋。一次,为了突破敌人在沂河的封锁线,在没有船的情况下,战士们快速用玉米秸、高粱秆扎成捆,再一捆捆地连起来,当作桥用来渡河。因为水是流动的,再加上人的重量,过河时水已经漫过膝盖了。李光复说:“当时是冬天,一上岸衣服就冻住了,腿也不能打弯,脚冻得像胡萝卜似的。”战士们只能靠自己的体温暖热衣服,之后他们连续跑了20多里路,才找到一个落脚的村落。八路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经过与敌人3个多月的周旋,终于冲出了包围圈。

说起当年坚苦卓绝的岁月,李光复的言语中没有多少苦涩,更多的是军民同乐的温暖。反扫荡结束时已临近春节,八路军集中兵力,在敌占区攻下几个据点后,行军至连云港市赣榆县柘汪村。当时已是凌晨,村长专门迎接战士们进村,百姓们也热情地招呼八路军。李光复说,他一进屋里觉得真暖和,老百姓还专门包了荞麦面饺子,后来大家伙儿还一起看了踩高跷,痛痛快快过了个年。

如今,军装上别着八枚沉甸甸奖章的李光复,身体康健,生活简朴。他说:“感谢党和国家让我们过上幸福的日子,能参加抗战是我这辈子的光荣!”(记者燕妮)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