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89岁老兵回忆抗战历史:鸡毛信送出去无数封

2015-07-27 11:42:31来源:黄河新闻网

\

抗战老兵—薛散花

\

薛散花向记者讲述抗战经历

\

抗战老兵—薛散花

\

\

黄河新闻网太原报道(记者 张猛)7月17日,在阳曲县黄寨镇大屯庄乡的一座农家小院里,传来了一首革命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唱歌的这位老人正是本次“寻找抗战老兵,记录抗战故事”活动寻访到的第一位抗战老兵薛散花。

铁脚薛散花 鸡毛信送出无数封

如今89岁高龄的薛散花,精神矍铄,双脚走起路来很是利索,一次能迈两层台阶。也正是因为如此,在1940年年仅14岁的薛散花参加了革命,在杨兴公社负责送信。就像电影《鸡毛信》里面所讲的一样,薛散花常常因为送鸡毛信乔装打扮成赶羊的村民以躲避日本军队的检查。薛散花虽然已经记不清事件的具体年份,但是如何躲避日本军队追捕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薛散花所从事的地下抗日活动,虽然没有前线战场上的枪林弹雨,但在敌后这条隐秘战线依然危险重重。日本军队占领了杨兴公社,白天薛散花是村民,招呼日本军队,晚上乔装打扮送信。9月的一天,天还没亮已经乔装好的薛散花抹黑出门,从杨兴公社(现在的阳曲县杨兴乡)送信到50里以外的阳曲县内,在送信的途中遇到了日本军队的追捕,薛散花不幸背部身中三刀,强忍着背部的疼痛翻过土墙侥幸逃脱了日本军队的杀害。

为抗日家庭惨遭磨难

日本军队占领了杨兴公社,在村子里进行了多次大大小小的扫荡。当日本军队看到村民把长袍改成裤子之后,不分青红皂白便把杨兴公社的一名村民残忍的杀害,紧接着让村民出资500元赎回尸体。这笔无理的“天价”赎款,让杨兴公社的村民都犯了难,最后只凑齐了200元交给日本军队,但村民的尸体还是被日本军队随意的丢进河里。日本军队在杨兴公社肆意屠害老百姓,令村民人心惶惶,而这次抓走的是薛散花的丈夫。

薛散花的丈夫被日军抓走后,在树上困了几天后,被迫成为了伪军。目睹了日本军队的残忍,家中也经历了变故,之后薛散花继续送鸡毛信,在途中更加小心谨慎。

解放后才知自己是中共党员

“那时候我只知道把信送到该送的地方,信的内容一概不知。抗战胜利后我的身份也一直没有公开,直至三反五反运动以后我才知道自己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送出的信件都是交给八路军。”薛散花说。

谈到送出去多少封鸡毛信,薛散花说:“当时的环境活下去太艰难,每次送信都像在鬼子的刀尖走一回,次数太多了,从没有记过鸡毛信送出去多少封。”薛散花的鸡毛信送出去多少封,为中国抗战胜利起了多大作用,这些无法估量。但可以肯定的是,薛散花在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忠诚于中国共产党。根据薛散花的描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加入中国共产党,挑选党员的标准是,需要胆大心细、心思缜密、头脑灵活,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忠于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以后,薛散花回家务农,并把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传递给每位村民。在上世纪60-70年代,薛散花担任杨兴公社的政治队长,2008年之后,薛散花把家迁到了阳曲县黄寨镇大屯庄村并担任村支书一职。

在采访结束时,薛散花回想起当年被日本兵追杀的情景感叹道:“日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越来越好,大屯庄村的书记韩全保和村委会主任韩光明每年过节都来家里看望我,组织健康体检,别看我89岁,身体好着呢。”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