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粮的鬼子刚迈进屋,便被迎面而来的刺刀刺倒;深夜运鬼子兵的专列出了轨,一列车换防的鬼子兵死伤惨重;打伏击,俘虏出卖同胞的伪军队长……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当年令鬼子闻风丧胆、悬赏通缉的八路军战士罗纪造。7月10日,记者走进94岁的抗战老兵罗纪造家中,听他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
老兵记忆
一刀刺死挑门帘进屋的鬼子
7月10日,记者在石家庄市警备区第二干休所内,见到了9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罗纪造。罗老精神矍铄,讲起当年游击队的事情来思维敏捷、兴致昂扬。
罗老拿出一张写满了抗战回忆的顺口溜的稿子,边读边向记者回忆那段战火纷飞的记忆……
1939年,家住河北省无极县东侯坊村的罗纪造,不堪忍受鬼子、伪军的欺凌,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无极县大队,当年他只有18岁。随后的日子里,他便活跃在无极、晋县(现晋州)、束鹿(现辛集)一带打击着日本侵略者。
1944年夏天,在束鹿县南智邱据点,一小队鬼子和一中队的伪军大摇大摆到大车城村抢粮。当时,罗纪造正带着一个小队的八路军在大车城村执行任务。鬼子包围了村庄,挨家挨户抢粮食,罗纪造和战友们藏在一户老乡家中。“粮食抢完了,鬼子们还要祸害村里的妇女。”罗纪造说,一个鬼子兵走进他们藏身的四合院,听到西屋有动静,鬼子便举起刺刀挑开门帘,踹门进了屋,“我们当时都憋足了火,瞅准鬼子挑开门帘进屋的时机,我第一个冲上去给了那个鬼子一刺刀。”
鬼子闷声倒下后,罗纪造和战友把鬼子尸体装到麻袋里,悄悄埋在了村北头的大坑里。
眼看太阳要落山了,抢粮的日伪军要收兵回据点,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一个鬼子。鬼子和伪军把整个村子翻了一个遍,也没能找到失踪的鬼子。于是,他们心生一计,把村里老百姓全部集合起来,然后往桌上摆上了高高一摞银元,还让翻译官跟大家喊话,“只要把失踪的士兵交出来,银元就归他。”
罗纪造说,乡亲们根本就不吃他们那一套,没有一个人搭茬,“鬼子军官虽恼羞成怒,却又无计可施,眼见着天已经黑了,大车城村又是有名的游击队活跃区,鬼子和伪军深恐再耗下去引来游击队伏击,只好灰溜溜地退回了据点。”
刺死鬼子不久,罗纪造又带队在另外一个据点附近,出其不意袭击了一队扫荡的鬼子。撤离时,他才发现右臂靠近肩膀的位置挂了彩,“一颗机枪子弹嵌在了胳膊上。”
化装成铁路工人 “掀翻”鬼子运兵专列
1944年冬天,伤愈归队的罗纪造接到上级命令,有一批鬼子乘坐专列从天津到石家庄换防,要求地方武装执行沿途扰乱任务。
罗纪造带上战友安平志(一级战斗英雄)、姚白娃(二级战斗英雄)化装成日军维修铁路的工人,上了铁路线。“出发前,翻译还教给了我们几句日语,一句是‘你来了?’,一句是‘我们是你们的朋友’。”在时隔71年后,罗纪造还能流利地用日语复述。
在夜色的掩护下,罗纪造一行三人穿着铁路工人的工作服,在晋县与束鹿间的那条铁路线巡查。一番观察后,他们决定破坏铁轨。于是,三人选择了铁路上一钢轨连接处开始行动。用工具卸下铁轨接头处的螺栓,把铁轨向右侧撬动了20多厘米,“任务完成后,我带着战友趁着夜色,隐蔽在距离铁路不远的一个土堆边,等待着目标出现。”
一道白色的灯光从远处照了过来,哐当哐当的列车正在渐渐驶近。“我们三个人攥紧了手中的枪,屏气凝神,紧盯着动过手脚的轨道和呼啸而来的那趟列车。”罗纪造说,他们盯着火车驶来,就看着火车头猛然震颤了一下,“车头冲出了铁轨,后面的车厢在惯性的作用下,像一条长长的巨蟒一样被甩了出去,随后一个摞一个地剧烈撞击在一起,最后被狠狠地摔在了几十米远的铁路边。”罗纪造自豪地说,那场战斗没费一枪一弹,毁了鬼子一趟专列,鬼子兵死伤惨重,“那个火车头直到抗战结束还扔在那个地方。”
扰乱任务成功了,罗纪造也出了名。晋县、束鹿、无极三个县的日伪军提到他的名字都是闻风丧胆。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便开始悬赏通缉罗纪造。罗纪造说,一队鬼子兵还专门跑到他无极县老家,烧毁了他家的老屋,“还在老家附近的很多村贴出了布告,悬赏现大洋抓我。”
悬赏归悬赏,但罗纪造却毫不畏惧,依然活跃在抗战一线。
伏击整队伪军 抓住告密伪军队长
1945年3月,晋县县大队前往聂村据点实施夜袭。罗纪造说,为保证任务成功,之前他们已成功策反据点内的一名伪军班长,“这个伪军班长和游击队员约好,深夜12点,以点燃的香为号,里应外合消灭据点内的鬼子。”
当日深夜,罗纪造带领一个小队悄悄移动到了据点外。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等到了伪军班长的信号。奇袭发起,游击队员蒋占彪一马当先。
“蒋占彪刚顺着梯子爬上去,枪声响了,蒋占彪被击中倒了下来。”罗纪造说,随后四面八方响起了密密麻麻的枪声,“我意识到行动暴露了,于是抄起一个土炸弹,猛地甩进了据点。”
“轰”的一声巨响后,据点内的机枪停了,游击队员趁机撤出阵地。“事后调查才知道,成功策反的那名伪军班长想要发展更多的士兵,结果走漏了风声。”罗纪造说,那次行动不光蒋占彪牺牲了,那位伪军班长也被敌人杀害,“出卖同胞的伪军副班长,凭借这一‘功劳’很快便升任了伪军队长。”
不久之后,县大队得到情报,日军要对韩庄进行扫荡。“县大队通过内线提前得知了一队伪军的扫荡时间和路线,准备打一场伏击战。”罗纪造说,大批伪军陆续进入包围圈,战士们拉开枪栓,狠狠地打向敌人。
突如其来的袭击,打了这队伪军一个措手不及。“战斗打了没几分钟,伪军已经是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全部缴械投了降。”罗纪造说,那个曾经出卖同伴的汉奸就在被俘虏的队伍中,“审问他的过程中,这个灰头土脸的伪军队长交代了出卖同伴的事实。”
【老兵档案】
罗纪造,1921年5月12日出生,河北省无极县东侯坊人,194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参加革命,任八路军无极县县大队警卫员。1939年11月调至冀中军区38大队,1943年3月调至晋县县大队任班长、小队长、副中队长。1946年3月调至冀中军区82团任警卫连长、副营长、营长。1950年10月调至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学员区队长,1953年任高级步校战术教员,1958年任高级步校三大队大队长,1959年任军事科学研究室副主任及研究员。1961年在铁道学院任指挥系主任,1970年调到铁道兵五七干校,1972年调到铁道兵第四师任副参谋长,1980年副师职离休,1987年调至正师。
老兵精神
永远做好事千万别做坏事
罗纪造老人戎马一生,从一名普通士兵到特务连长、侦察营长、师参谋长,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计其数。除了右臂的枪伤外,罗老手指上也有一处被机枪子弹打伤的伤痕。革命年代,他曾被评为二级战斗英雄,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以及三次三等功。
淡泊名利、不计较得失的罗老,家中依然保持着朴素的军人本色,桌上摆着和妻子年轻时的军装合影。记者见到罗老时,他正坐在客厅看一部抗战的电视剧,那段烽火岁月已经深深烙印在老人的心中。在交谈中,罗老腰板挺直,精神矍铄,虽然是94岁高龄,却仍能清晰地回忆起每一段经历。采访中,罗老还信笔写下了一段话: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全国人民的胜利。永远跟共产党走,永远做好事,千万别做坏事。
“永远跟共产党走,要做好事,千万别做坏事”,这句简单的话语,眼前这位抗战老兵当着记者的面重复了多次。罗老的女儿说,父亲是一名老党员、老革命家,他一辈子信守这句话,身体力行,并常用这句话来叮咛每一个子女。
在罗老的言传身教下,四个儿女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严守着父亲“永远跟党走”的信条。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