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刘登位,现年90岁,双峰县锁石镇集同村人,于1941年7月11日参加国民党部队58军,任军部通讯兵,先后参加过武汉会战、崇阳、湘赣路会战,1946年夏编入华中野战33军99师,仍然当通讯兵,随所在部队参加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参加解放大陈岛、大江山岛等战役。战斗中数次负伤,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2次,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退伍回乡。
“我1941年7月被日本鬼子捉去当挑夫,后参加国民党部队又投诚当上人民解放军……”7月1日这天,笔者来到刘登位家,慕名看望这位充满抗战传奇色彩的老人。听说是采访他的抗战生涯,这位5尺多高,身材单瘦,体弱多病的老兵顿时容光焕发,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
现年90岁的刘登位,1925年12月出生于双峰县锁石镇集同村谭家组,是全县目前在世的2位抗战老兵之一。他幼年不幸,2岁丧父,4岁母亲改嫁,靠奶奶和叔叔抚养成人。12岁那年,他在10多里外的葫芦塘(今锁石镇丰稼村千岁塘水库)舅舅家学篾匠手艺,出师后便留在舅舅家帮工。
1941年农历七月初一,刘登位在舅舅家织篾货时,被日本鬼子强行掳去当挑夫。老人回忆:“捉了很多人,都用绳子捆着,每人要担1000发子弹和12个手榴弹,到衡阳县秋兰镇后,我们这些人被分别关押在民户家里,每户一个鬼子看守。20天后的一天晚上,到了衡阳县洪市镇,碰上国民党跟鬼子打仗,我挣脱捆绑的绳子,趁夜跳入稻田里逃走。2天后,被2名国军便衣捉住,硬说我是汉奸。我连忙解释说自己是篾匠,1个月前被鬼子捉去当挑夫,刚从鬼子驻地逃出来的,并指着肩部被扁担磨破的衣服和捆绑绳子的裂痕给他俩看,并说出了鬼子的布防情况,他们相信了我。之后,我跟着他俩参加了国民党部队。”说到当时的情景,刘老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19岁的刘登位就这样从乡间小篾匠成为一名抗日战士。他参加的部队是国民党58军,被安排在军部通讯连当通讯兵,虽然随军部行动比较安全,但打起仗来还是很危险。刘老告诉笔者:他随58军先后参加过武汉战役、崇阳战役、浙赣路会战、常德会战。后在冷水滩打了2天2夜的恶仗,又在广西桂林的奴隶岩打了10天10晚,双方死伤很大。在那次抢修被炮火损毁的电话线时,他被鬼子的子弹击中屁股受伤,在广西南宁军医院做手术后取出了子弹,住了1个多月院。此后,他随部队参加了桂林、长安(广西融安县境内)、独山(贵州境内)、吉安等战役。从广西到湖南,一直打到江西,最后到日本鬼子投降。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58军开赴南昌接受日本投降。”一说到参加受降仪式,刘老两眼放光,激动不已:1945年9月9日,58军官兵正式进入南昌城,部队一律轻装前进,将士们全部换上崭新的军装,个个容光焕发,精神抖擞,掌旗兵举着军旗走在队伍最前面,随后,军乐队奏着雄壮的乐曲。为了欢迎58军入城,南昌人民倾城而出,从距城几里远的地方,一直到市中心,凡是部队要经过的地方都挤满了人。欢迎58军进城的南昌百姓不下10万人,手中都握着一面小旗,不时地挥手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胜利万岁!”
1946年夏,在安徽毫州与解放军作战后,刘老与其他100多个士兵向解放军投诚,被编入华中野战军33军99师通讯连,仍然当通讯兵。此后,刘老随部队先后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又参加了解放大同岛、一江山岛等战役。加入解放军后,他苦练本领,奋勇杀敌,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并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954年,刘老退伍回乡。
退伍后,民政部门考虑他为抗战作了贡献,给他安排了一个工作,被他婉言谢绝,他愿意呆在农村当大队民兵营长。刘老说:“我手里送去当兵的,至少有10多个,有的现在还在部队服役,当上了师级干部。我是一个参过军的人,深知保家卫国的重要,因而,送人当兵是我的最大愿望和职责。”
“我退伍回乡时31岁,后结了婚,生育了2女1男,如今儿女都已成家立业,我也当上了曾祖父。”刘老微笑着说,“尽管患上各种疾病,胃也被切除了,但比起与我一同作战牺牲在战场的战友们,我已够幸福了。”
他孙子告诉笔者:“爷爷年事已高,加上在部队里负过伤,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记忆力也跟着差了,但一说起那些悲壮惨烈的战斗场景,爷爷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当问及他的生活,老人很满足,说政府每月发给他的补助费,只要不生病,就够花了。
“党和政府很关心我。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市委统战部、县委、县政府、县委统战部、民政局等领导,每逢节日都来慰问我,送来米、油等物资和红包。”采访结束时,刘老与笔者握手道别,说出了他的肺腑之言:“看到祖国越来越强大,我此生已无憾。”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