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老兵盼青年了解抗战 20学子重走抗战路

2015-06-30 14:14:31来源:大公网
一份报纸的抗战”《大公报》创刊113周年论坛昨日盛大举行,曾参与抗日战争的女英雌林珍特意前来参与。她表示,应多举办有关抗战的活动,让年轻人有机会多了解抗战史实。

大公网6月30日讯(记者 叶汉亮 实习记者 陈健名) “一份报纸的抗战”《大公报》创刊113周年论坛昨日盛大举行,曾参与抗日战争的女英雌林珍特意前来参与。她表示,应多举办有关抗战的活动,让年轻人有机会多了解抗战史实。她指出传媒的作用十分重要,正如《大公报》当年积极报道抗战的消息,振奋国人抗日的意志。

年届80岁的林珍表示,当年八岁便随家人加入“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当一名“小鬼交通员”负责送信,转眼间已70年。她说,希望社会可多举办有关抗战的活动,因现时年轻人较少机会解抗战历史,要让新一代多了解祖国的历史。

林珍又称,出席“一份报纸的抗战”论坛后,知道《大公报》当年作出详细的抗战报道,对中国人坚持抗战起了关键作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公报》举办“中学生重走抗战之路”活动,邀请20名参加比赛的得奖者,于7月20日至27日期间,分批由香港前往深圳、北京以及黑龙江哈尔滨,参观抗战遗址以及了解抗日先烈的英勇事迹。

《大公报》较早前举办“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全港中学生徵文及海报设计比赛”,获得热烈反响。经遴选评出20名得奖者,将于7月参加“中学生重走抗战路”,由此协助青少年全面了解抗战历史,珍惜得来不易的和平。当中包括两位获得最高一等奖殊荣的19岁中五女学生,来自路德会西门英才中学的廖淑怡凭着文章《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记》获奖,香港布厂商会朱石麟中学陈紫雪的得奖作品则是海报《胜利后的繁荣》。

重走抗战路的中学生,将参观深圳东江纵队博物馆,到访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博物馆、古北口长城抗战博物馆等抗战遗址。其后学生将远赴黑龙江哈尔滨,参观当地东北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陈列馆、哈尔滨三五将军等三个抗战博物馆。学生回港后,将参观西贡抗日烈士纪念碑及乌蛟腾抗日英雄纪念碑。

附:《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记》(节录)

一百多年前,中国近邻─日本经明治维新逐渐强大,军国主义膨胀。于是这个资源贫乏、天灾频仍的岛国,开始觊觎中国,制订所谓的“大陆政策”侵华。1937年7月7日,日军藉口一名士兵失踪炮轰宛平城,更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

侵华战争全面发动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日军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仅南京大屠杀就葬送三十万手无寸铁的无辜民众的性命,南京沦为人间地狱,战争彷佛就在昨天,同胞满身血污倒卧血泊之中的情景历历在目,惨绝人寰的凄厉哭声清晰可闻。

香港在抗日战争中亦经历了“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岁月,抗战胜利对香港有重要意义。香港一直为抗日默默付出,虽不算为抗日胜利写下辉煌一页,亦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

几十年来,中国都没有怀着仇恨的心,以牙还牙,因为战争只会再一次带来生灵涂炭。事实就是事实,不容歪曲。时间可把照片的色彩冲淡,却不可把历史冲淡。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日友好关系虽已建立,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仍举足轻重,种种迹象警惕我们必须以史为监,提防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我想对日本政府说:承认事实,承担责任,真诚道歉,才能得到中国人民真正的宽恕,才能真正建立中日友好关系。我们亦将永远铭记历史,因为抗日战争可以宽恕,但绝不可忘记。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