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2岁解放军战士的故事,为何被传颂了大半个世纪?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为何总让亿万颗心同频共振?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重温雷锋的事迹,传播雷锋精神,获得创业干事的启迪,汲取奋进的力量。
厚植为人民服务情怀
雷锋说:“一滴水只有融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实质,更需要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带头弘扬、带头实践,退役军人也是走在前、当先锋。
3月5日,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兰州市军休四所小区党员阵地异常热闹,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甘肃达尔健康复医院开展义诊活动,为小区群众量血压、做健康咨询等,同时局“黄河前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40人参加全省“践行二十大 志愿我先行”学雷锋活动启动仪式,随后来到十字路口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到烈属、孤寡老人家中开展上门陪伴、心理慰籍、打扫室内外卫生等暖心志愿活动。兰州高新区连搭镇、市军休服务站、二站、三站等分别开展了义务剪发、义诊助健康、乡村志愿行等活动。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兰州蓝护卫者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331支1.8万余人一直在行动,在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基层治理、保护母亲河等多方面发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先后出动98.5万人次。退役军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变,志愿服务队志愿活动只能加强,不能减弱。”兰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李胜利介绍。“兰州蓝”护卫者退役军人志愿项目荣获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22年度“陇原最美退役军人”称号,成为兰州老兵的响亮“品牌”。
擦亮“螺丝钉”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日记》里这样说。
“我始终坚守一个兵的本色,在社区民警这个岗位,每天面对最多的是群众家长里短的琐碎事务,我主动公开自己的手机号,做到‘随时叫、随时办、随时帮’三个随时、善管‘闲事’,创作系列反诈短视频守好群众钱袋子,利用好‘社工委’治理新模式盯小抓细除隐患……”敦煌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琼说。她无论在战士、特警、社区民警何种岗位,始终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努力发扬“螺丝钉”的“挤”劲和“钻”劲,倾心专注守护百姓,辖区居民亲切称她为“警务室盛开的百合花”,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全市“最美退役军人”,荣立个人三等功。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围绕拥军崇军搭建大平台,爱国拥军促进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相继成立,300余家爱心企业和人士纷纷行动起来奉献爱心,为强国强军事业做贡献。
兰州融通西北宾馆有限责任公司为全市广大退役军人及其直系亲属在兰州西北宾馆、兰州长城宾馆、兰州中山宾馆等提供住宿、餐饮、婚宴、就业等方面优惠优待。
兰州野生动物园管理有限公司为退役军人在兰州野生动物园提供免费入园优待。
当好“播种者”
“雷锋!”“到!”
这样的仪式,已在雷锋生前所在连延续了半个多世纪。每天晚点名,第一个呼点的是雷锋,由全连官兵齐声应答。“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
军地共建党支部学雷锋活动丰富多彩,让雷锋精神在军地广泛传播。兰州军代室党支部、兰州市军供站党支部共赴榆中马坡乡孙家湾村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军民学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劳动中增进了感情;七里河区八里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辖区部队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开展河道治理”,对八里镇雷坛河段开展河道卫生清理志愿服务活动,使河道面貌焕然一新。
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红星艺术团雷锋小分队的志愿者们来到省荣誉军人休养院用歌声传播雷锋精神,为荣誉军人们演唱了《绒花》《为了谁》等歌曲,讲述了《致敬救火英雄》《雷锋精神 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等英烈故事,受到了荣誉军人们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城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学雷锋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活动,向广大退役军人和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有关政策,组织学习雷锋精神;红古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辖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为高龄、行动不便的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提供上门“家政服务”,把雷锋精神传播到家家户户;市军休一所组织军休干部书画爱好者创作有关雷锋书画作品,多种形式学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