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兰州市:“一声到,一生到!” 退役军人疫线行动

2022-03-17 11:48:00来源:中国网
我是党员,我是退役军人,我不上谁上,疫情面前没有男女兵之分。在兰州市城关区广武门街道负责一封控单位楼保障生活物资的退役军人汪雪这样...

“我是党员,我是退役军人,我不上谁上,疫情面前没有男女兵之分。”在兰州市城关区广武门街道负责一封控单位楼保障生活物资的退役军人汪雪这样说。

image.png

在封控单元楼下,平时看似柔弱的她提起两大袋蔬菜蹬蹬往楼上跑去,刚走没两步电话响起她不敢耽搁胳膊夹起蔬菜赶快找出手机,“姐姐姐姐,麻烦您帮我把练习本能不能送一下,我在19楼...”这样的电话她每天接上百个,楼上楼下也要送上百次物资,穿着严实防护服的她不敢喝水,不到两个小时汗水早已湿透衣服,这是她连续第六天开展保障工作,但是她却笑着说“去年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退役军人抗击疫情在全社会反响很好,所以老百姓一听是退役军人,对我的工作都很支持、很配合,也很关心,让我们心里暖暖的”。

image.png

面对保障封控单位被感染的风险,她说“我心里也害怕,但是关键时刻当兵的人必须站在老百姓前面,不能丢掉当兵人的作风,加之去年我们开展疫情防控有经验,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每次消杀都很彻底,当每次看到老百姓拿到急用药品、急需蔬菜时赞许的眼光,我感觉再苦再累都值了,也不害怕了。”

在城关区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老兵雷锋班”微信群,一条“疫情防控,若有战,召必回。大家点到。”的信息炸了群,“到,到,到.....”“现在就到社区,听候安排。”石洪第一个回复。石洪今年56岁,是“老兵雷锋班”的志愿者,70多岁的苟永生在“老兵雷锋班”微信群里发出一条信息,“同志们,集合。做好防护,共同抗疫。”几分钟,在社区就近居住的十几位退役老兵集合完毕。他们中年龄最小54岁,最大的71岁。

image.png

“立正,稍息。”“你统计信息,你负责接打电话,你负责执勤”一道道命令下去,大家分头行动,穿着印着“兰州退役军人志愿者”字样马甲的老兵们奔波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当被问及“叔叔,您休息一会,我们来。”,他们说“没事,这算什么,坚持得住。军人要有样,不能临阵脱逃。”老兵的话,让大家眼睛里有了泪。就是这样,这些老兵,用自己汗水筑起了疫情防控的最牢防火墙,保障了辖区内3000余户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稍有空闲,“老兵雷锋班”微信群就热闹起来,老兵们讨论疫情结束后志愿服务的事情:开设应急管理知识讲座,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探访参战老兵,宣讲优秀退役军人事迹,参加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等等。

“若有战、召必回。”

“到。到。到。”退役军人在集结。

一朝入伍,终身是兵。就是这样一支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有军队纪律的“铁军”,深知战胜这场战役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深知一朝从军路,一世军魂骨,“舍小家,为大家”,在“社工委”统一组织下协助社区筑牢疫情防控的堡垒,为社区的应急救援提供专业力量,树立了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模范形象,为守护一方平安默默奉献,保驾护航。(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