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云南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这些荣誉是开远市民拥军、军爱民的浓浓鱼水情,人民与军队始终心连心、手挽手、同呼吸、共命运的最好见证。
“双拥”之花在开远大地上越开越绚烂。
开远市委、市政府和驻开各部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军地合力、军民同心,全面提高双拥工作水平”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双拥模范城”作为崇高荣誉和强劲动力,加强和创新双拥工作组织领导,广泛深入开展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军民共建富有成效,融合发展更加深入,全面开创了新时代双拥工作新局面。
人财物保障优先 支持部队建设“绝对不能省”
开远市紧紧围绕新时代强军目标,聚焦能打仗、打胜仗,积极发挥双拥统筹军地的资源优势,支持驻地部队建设,主动了解驻开部队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及时帮助解决,推进军地良性互动、同频共振。
近年来,开远市委、市政府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把支持部队建设“绝对不能省”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上,想部队之所想,急部队之所急,帮部队之所需,密切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情谊。同时,始终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核心任务来抓,通盘研究、一体部署,优先将驻开部队驻地周边纳入交通、市政建设规划,优先实施有利于部队建设的工程项目。
2017年以来,为解决郊区部队“出行难”“机动慢”“环境差”问题,投入资金3700余万元改扩建道路30余公里,改造通信、电力设施5处,对部队驻地的周边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有力支持了驻开部队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驻开某部设施老化的问题,投入1320万元重建了该部队驻地训练场、新建了足球场;投入2000万元为该部在山区建设了一个野外综合训练基地;为提升民兵训练水平,投资800余万元改扩建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
同时,高度重视配合部队执行各项任务,无条件予以支持和配合。2017年以来,开远市出动警力2000余人次参加了部队安保、交通疏导等任务;开远市军供站配合保障部队执行任务,高速高效高质量加工各类食品10万余份。2017年4月,开远市军供站被民政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列为“全国重点军供站”。
每一个数字,每一项政策,都是开远市有力支援部队全面建设的具体体现,表达的都是开远人民对驻地官兵的浓浓深情。
力、物力保障方面优先、无条件予以支持。“真金白银”的投入,助力了驻开部队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和战斗力提高。
解决“三后”问题 狠抓政策落实“绝对不能等”
开远市着眼优抚对象所盼、军人所需、军属所难,切实提高针对性,综合施策,统筹推进,认真落实各类涉军政策法规,千方百计研究解决官兵普遍关注的“后院、后路、后代”问题,将退役军人优抚工作从解困型优抚逐步向褒扬激励型转变,不断增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
2017年以来,开远市解决“后路问题”做到了5个100%:选择安排工作的6名军转干部100%按时接收安置,全部安排在机关单位,解决公务员身份,选择自主择业的军转干部19人全部按时接收;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38人100%按时安置,安置岗位均为事业单位和驻开大型企业的高质量岗位;城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283人就业补助100%按时兑现,共计兑现229万元;有就业愿望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84人100%安排就业技能培训和推荐就业;军队退休干部3人、伤病残军人14人接收安置率100%。
同时,解决“后院”问题做到了积极推荐有就业愿望的随军家属就业,并安排事业单位岗位专项招考随军家属,2017年以来,已招录随军家属10人;积极帮助涉法涉诉官兵排忧解难,2017年以来,已为29名现役官兵提供法律援助,有效保障了现役官兵的合法权益。解决“后代问题”做到了军人子女入学100%予以优待,2017年以来,已优先安排44名现役军人子女入学入托。
互促发展进步 军民融合发展“绝对不能虚”
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大课题,作为县级市的开远,如何理解这一大课题的实质和内涵,立足实际做出真实效?
开远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部队到哪里,就把双拥工作做到哪里”的工作理念,由市委、人大、政府、政协4套领导班子组成开远市慰问团,先后赴省内外多地走访慰问部队驻训官兵。
开远市政协历时4年征集、整理开远籍和曾经在驻开部队任职工作过的156位将军和副军职(副部级)以上首长的图文资料,编纂了军事题材文史书籍《将星闪闪耀开远》一书。该书已被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云南省图书馆等馆收藏,为开远市的双拥工作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7以来,该市每年举办一届“双拥杯”篮球比赛,组织了52次慰问演出,活跃了军地文化生活。
全市各行业充分利用行业优势主动优先为部队服务,积极为驻开部队办好事、办实事。开远市人民法院高度珍惜“全国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2017年以来,开展“法制讲座进军营”“庭审进军营”等活动21次;开远市振东林果场连续13年坚持慰问驻开部队官兵;开远市速鲜经贸有限公司零利润为驻开部队提供配送服务。
驻开部队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本着地方所需、部队所能的原则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推军民融合。驻开某部定点挂钩扶贫羊街乡宗舍村,投入138万元支持水利设施建设和发展产业;驻开某部无偿为政府救灾物资储备和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仓储服务,无偿为湿地公园建设提供用水;驻开解放军第926医院培训地方医务人员779人次,赠送价值120万元医疗设备和器械,为各族人民群众减免治疗费600余万元,被国家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评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
2017年以来,驻开各部队共计组织1500余名官兵义务献血;在抢险救灾中出动兵力600余人次;精准扶贫挂钩12个点位,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中出动兵力2000人次、车辆300余台次、清运各类垃圾600余吨;结对捐资助学123人,捐赠30万元;驻开团以上医疗单位为各族群众免费义诊7000余人次、免费发放40万元的药品、减免治疗费800余万元。
驻开部队不断拓展拥政爱民新内容和新形式,赢得了开远人民的高度信赖和赞誉,促进了军民融合发展。
上下形成合力
双拥工作开展“绝对不能空”
一直以来,开远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全面建设大局的战略任务来抓。坚持把双拥工作摆在“一把手工程”的重要位置,纳入5年规划,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坚持书记、市长双拥工作现场办公会制度,依法按章解决重大双拥工作问题。全市党政军各级各部门坚持“三个纳入”的双拥工作制度,用制度确保双拥工作有效落实。2017年以来,全市共召开现场办公会12次、军地座谈会8次、议军会议4次,双拥工作领导更强、推动站位更高。
常态化开展“双拥在基层”工作。为切实将双拥工作抓出实效,开远市将“双拥在基层”作为常态化工作抓实抓牢,坚持工作从基层抓起、任务在一线落实。基层双拥工作机构组织健全,市级和7个乡镇(街道)双拥工作机构健全,人员、编制、经费、车辆落实到位,78个村(社区)工作联络员一线开展双拥工作到位,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信息互通、高效有序的双拥工作网,双拥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双拥基层机构达85个,结成军民共建对子24个,已形成各行各业广泛参与、全方位覆盖的基层双拥工作组织。
每年春节、“八一”期间,开远市委、市政府召开军地座谈会、慰问驻开部队,市级领导带队走访慰问优抚对象代表、为全体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以村(社区)为单位召开优抚对象座谈会、茶话会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2017年以来,各级共计召开座谈会400余次,投入慰问资金200余万元慰问驻开部队,300余万元慰问优抚对象。
依法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该市组成工作专班对1978年至2014年间的退役军人进行了统计,对基层各级各部门优抚、安置、优待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排查,排查出13个优抚、安置、优待工作中存在问题并及时予以整改,维护了退役士兵的合法权益。结合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的开展,对退役军人的就业情况进行了摸底,为每一名就业困难人员都采集了详细的信息,建立了电子档案,掌握了较为详细的情况。2017年以来,共为退役军人安排公益性岗位34个,推荐186名退役军人就业。
用心用情解“三难”。针对部分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综合利用退役军人事务局、民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医保局等部门有关政策打“组合拳”予以解决。针对优抚对象的临时性、突发性困难,按照“一人一事一解决”的原则予以解决,有效地解决了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2017年以来,开远市自筹资金18万元为78岁双烈属李昌莲﹙丈夫、儿子均为烈士﹚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切实让老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3年来,共投入资金300余万元解决了1500余人次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军民同心,结下鱼水深情;军地携手,同谱双拥新曲。新时代担当新使命,新征程书写新辉煌。具有双拥光荣传统和历史的开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积极探索富有时代特色的双拥工作新路子,努力构建军民和谐、统筹军地融合发展的双拥工作新机制,努力把双拥工作抓得更加扎实有效,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开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