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校巡礼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三管齐下,锻造指挥人才“血性”利刃

2015-10-20 10:02:33来源:中国军网
“有血性”是习主席对新时期的革命军人提出的新要求,信息工程大学七院沿着“岗位即战位,操场即战场”的育人思路,把“血性”基因工程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点,以“传承血性基

“有血性”是习主席对新时期的革命军人提出的新要求,信息工程大学七院沿着“岗位即战位,操场即战场”的育人思路,把“血性”基因工程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重点,以“传承血性基因,强化战斗精神,培养血性军人”为目标靶心,通过思想教育引领、紧贴实战摔打、深入基层实践三管齐下,真正使“血性基因”融进学员血脉。

教育实践引领,把“血性”基因嵌进学员思想

“从井冈山上的星星之火,到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中国革命的胜利源于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艰辛探索。”讲解员慷慨激昂的解说让在场的学员们热血沸腾。一张张真实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沧桑的历史文物,一段段感人的英雄故事,再次把学员们带回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观文化长廊,读抗战家书,走进郑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学员们不仅在与历史文物的接触中感受“红色精神”内涵,还在红色故事的熏陶中感受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

“不忘国耻,牢记使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奋斗终生……”纪念碑前全体官兵紧握右拳,一句句铮铮誓言振聋发聩。九一八国难日,全院官兵来到郑州烈士陵园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千余名官兵面向烈士纪念碑献花圈,脱帽默哀,庄严宣誓,向那段沉重的历史致以哀思。

学党史,听党事,跟党走。该院还先后组织开展“红色实践活动”,组织学员赴红旗渠、抗战纪念馆、革命烈士故居等红色景区参观学习,使学员通过实地解读“红色精神”砥砺军人“血性”。
紧贴实战摔打,让“血性”基因催生顽强意志

“一名有‘血性’的军人,就是要有‘轻伤不下火线’的毅力。”由于长时间练习枪械的分解结合,学员厉彦民手上厚厚的茧已被磨掉,手掌多处被划伤。肌肉拉伤、掉皮掉肉,在该院组织的暑期集训中,像厉彦民这样“带伤上阵”的学员并不罕见,但很少有人打退堂鼓。

夏日炎炎,训练场上也不降温。强烈的紫外线下,学员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甚至层层脱皮;燥热的空气中,学员们拼尽全力,身上的迷彩服一次次被汗水浸透;烫手的训练器材上, 一个个矫健的身姿来回穿梭,勇往直前。

为了将基础体能与军事技能有机结合,在实战摔打中锤炼学员军人的“血性”,铸造学员顽强的意志,该院利用暑假组织学员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训练内容涵盖轻武器射击、军事地形学、战术基础、400米障碍等十余项实战化课目。

400米障碍场上,学员飞矮墙、越高板、穿云梯,健步如飞,如履平地;戴上防毒面具后,学员快速通过铁丝网,借助掩体进行火力狙击;地下靶场里,学员们卧倒、装弹、狙枪、瞄准,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树林里、草丛间,学员们标地图、判方位、定路线,个个动作麻利,紧张有序。军事课的课堂上,一幕幕训练场景“野”味十足。

“谁英雄谁好汉,训练场上比比看,‘实战化’的训练着实让我们过了一把‘兵瘾’!”四百米障碍成绩终于突破了两分钟“大关”,参训学员杨贵云兴奋地说道。

深入基层淬炼,让“血性”基因内化成才动力

高原缺氧、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极端环境让学员的身体极度不适;04式步战车、95式班用机枪、远距离通讯电台,从未接触过的武器装备让学员摸不着头脑;特种侦察、班组射击、连排战术,陌生的战术战法更是让学员手足无措。

“血性”外显是军人品质,“血性”内化是成才动力。为使学员全面深入地了解基层部队实况,确立岗位任职目标,该院分批次组织学员赴新疆、青海、河南等十多个基层部队当兵实习,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提高学员的战力指数。

除了打赢一无所求,为了打赢一往无前。环境不适应,他们就通过小强度间歇性训练等方法去积极调整;装备搞不懂,他们就利用操课间隙主动向老士官们“取经”;战术练不精,他们就利用午休时间到训练场上加紧练习……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大部分学员都在相关科目测试中取得优良成绩,官兵们纷纷向他们竖起大拇指。

跃进突袭,火力狙击,在皑皑的雪山脚下,在海拔4300米的青藏铁路沿线上,两名“学员排长”带领数十名战士向敌模拟碉堡靠近……在特种侦察课目训练中,学员们已然成为战斗小组中的主力。

(编辑:张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