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去武汉支援了,请你们原谅我的先斩后奏。我知道我要是先过问你们的意见,你们肯定不舍得我去,你们也知道我从小到大都是个死心眼的人,决定了的事情谁都阻止不了。所以,对不起,没有事先告诉你们……”
写下这封信时,陶丽园很快将要踏上前往武汉的征程。早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她就第一时间递交了支援一线医院的请战书。2月14日,浙江省再派出454名医护人员集结出征支援武汉,陶丽园如愿以偿、义无反顾。
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部分成员出发前合影,左三为陶丽园。
“婚礼前,我先去干一件大事”
车子缓缓开动起来,这时她接到了来自丈夫的视频电话。接通后,两个人彼此看着对方笑。他们太懂得彼此了——
“你支持我去武汉支援的,对吗?”
“天大地大,老婆最大。你的决定我都支持!”
陶丽园的丈夫是一名海军,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出海远航。相恋7年,等待和守候已经成为陶丽园的一种本能。两个人在去年刚刚结束爱情长跑,登记结婚。本打算三月份去拍婚纱照,如今只得延期。
出征前一天,陶丽园将自己留了好久的秀发剪短了。她笑着说,如果不是考虑到婚礼,她真的想把头发剪成板寸,那样会方便太多。
视频中,她嘱托丈夫替自己向爸妈告别,“等我到了武汉,千万别让爸妈给我发视频哭哭啼啼说一些担心的话,你也知道我是眼睛一眨眼泪就掉下来的人,所以你们应该鼓励我、给我加油打气、给我信心。工作的时候不能碰手机,我有空了会联系你们,我一定平平安安回来!”
挂断视频的那一刻,陶丽园的丈夫突然举起右臂,向自己的妻子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一直以来,陶丽园都把自己能嫁给一名军人作为毕生的骄傲,而这一次,她是他的骄傲,他等她平安回家。
“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大大的能量”
陶丽园有一群“特殊”的朋友,她们来自天南海北,但却因同一个身份让她们紧密相连——她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是军嫂。大家每天同在一个微信群里聊天,关系十分要好。
群里有一位姐妹是陶丽园的高中同学,习惯性地唤陶丽园为“桃子”,几年前经桃子介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兵哥哥,也是在去年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军嫂。
当得知桃子请战支援武汉后,她一点也不感到惊讶:“桃子就是这样一个热心肠的人,她善良、古灵精怪,外表少女但内心很有主见,想要保护她却发现她默默帮助所有人,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大大的能量。”
在群里,还有一位武汉籍姑娘。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她家所在的小区接连出现确诊病例,她和家人不敢开窗、更不能出门。当得知桃子将随医疗队来到武汉协和医院时,她一下子哭了出来:“桃子姐来支援的医院离我家只有600米,专门接收危重症患者,在我家就能看到医院的楼,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每每透过窗户眺望远方,佳佳都觉得无比心安。作为朋友,她为认识这样一位白衣天使而感到骄傲;作为湖北人,更多的则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激和感动。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桃子带着姐妹们的嘱托与祝福,逆风远征。临别前,大家集体向桃子喊话:“桃子,一定要平安归来!”
“在武汉,被人需要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浙大二院消化内科护士长吕敏芳写了一首小诗,为科室内四名出征的年轻护士送行——
我把最小的娃送上战场
党旗在胸中飘扬
我为人先的誓言在回响
我把最小的娃送上战场
娇小的身躯,庞大的行李箱
稚嫩的肩膀需要学会担当
风雨的世界需要去搏击翱翔
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
送别你的那刻,你扑上来拥抱
我佯装冷静,内心汹涌
两次“阿长,我走了”
我泪如雨下
我把最小的娃送上了战场
用年轻的身躯,担负起这个时代的重任
逆风飞行,披荆斩棘
孩子,等你归来!
陶丽园和护士长告别。
作为科室里最小的娃,陶丽园出征那天,她的阿长(护士长)同样也把这首小诗转发给了她,陶丽园泪如雨下。她知道武汉人民需要她,此去战场,虽归期未定、凶险有加,但她义无反顾。
在病区里,陶丽园用娇小的身体撑起厚重的防护服,奔波忙碌于她负责的病患之间,她总是想尽可能再多为他们护理一些。
94岁高龄的李奶奶惦念住在方舱医院治疗的儿子以及病情较重的儿媳,陶丽园和同事们便经常帮忙让其一家人视频连线;每次测量脉搏都有每分钟100多次的病人,在她们的精心照料和细致关怀下慢慢放松心情,脉搏回归到每分钟70多次的平稳状态;小朋友转院过来时没有带书本,陶丽园和同事们便承担起他的功课辅导任务,偶尔还一起玩躲猫猫……
来到武汉近一个月的时间,陶丽园见证了这里从冬雪纷飞到早樱开放,见证了生命从危重状态到治愈出院的重生,而她自己,也刚刚在战位上度过了26岁的生日。
“是这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义无反顾来到武汉,感谢我的26岁让我的人生会发光。”陶丽园向着星空许下心愿,希望疫情快快结束,大家一起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