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嫂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好军嫂,乐帮军嫂找工作

2015-08-27 09:27:00来源:南京日报
8月6日,江苏最美人物发布会举行。会上,省委宣传部及省军区政治部联合授予军嫂王丹彦江苏最美人物称号。

8月6日,江苏最美人物发布会举行。会上,省委宣传部及省军区政治部联合授予军嫂王丹彦江苏最美人物称号。现任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主任科员的她,8年来一直从事军嫂安置工作,与军嫂们结下了浓浓的姐妹情怀。用王丹彦话说:“从小在军营长大,将心比心,带着感情去做这件事,能帮助到军嫂是我最快乐的。”

“王三军”能耐大,8个月办妥军嫂调动工作

36岁的王丹彦出身于军人世家,在单位又从事军嫂就业安置工作,丈夫为现役军人,单位同事都叫她“王三军”。“三军有命,人生所向,乐当军嫂职场‘红娘’,她是最佳人选。”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处长季顺祥说。

施萍萍是江苏武警某部一名军官的妻子,丈夫在南京工作,自己在安徽省无为县一所小学任教,夫妻俩聚少离多,长期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一次她到南京来探亲,得知“王三军”能耐大,视军嫂如亲人,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王丹彦,谈起调动的事。让施萍萍没有想到的是,收下材料后,每隔一段时间,王丹彦就会主动打电话,沟通具体办理的进展情况,前前后后忙了8个多月时间,这件事终于有了眉目,施萍萍从无为调到鼓楼区一所小学工作,结束了长期牛郎织女的生活。为了感谢王丹彦,夫妻俩想请她吃个饭,但被她拒绝了。施萍萍至今还记得,王丹彦对她说:“我也是一名军嫂,特别能理解军嫂的难处,每到逢年过节,别的夫妻都成双成对带着孩子,其乐融融,而军嫂却独守空房,寂寞和无助,最大幸福就是盼望丈夫能在身旁。”

不惜“婆婆嘴、媳妇腿”,工作再苦再累也认了

南京是一座兵城,军嫂数量庞大,就业容量有限,难度不小。为此,王丹彦不惜“婆婆嘴、媳妇腿”、“只要工作做得通,再苦再累也认了”。

47岁的张梦岩原本在银行工作,由于丈夫部队调动,她随丈夫来到南京,需要重新就业。由于年龄偏大,对找工作信心不足。王丹彦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牵线搭桥,还帮她修改推荐简历,寻找合适单位。功夫不负苦心人,很快张梦岩就如愿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为了扩大军嫂安置岗位,王丹彦处处留意,做一个有心人。一次她到区里调研,得知该区要招聘一批劳动保障协理员,回去后马上写了一份建议上报,批准后想法变成了办法,看到一批军嫂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她心里感到非常欣慰。

工作中,王丹彦勤于动脑,敢于创新,建立了一套军嫂就业需求和去向网上统计台账,岗位需求信息网络覆盖11个区和80家大中型企业。不久前,市区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联合举办了“八一拥军爱民专场招聘周”活动,进场招聘单位501家,提供就业岗位6825个,创历年来新高。

从“女神”到“女汉子”,一个人独挑家庭重担

杨海艳和王丹彦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谈及对王丹彦印象,她说,第一印象就是王丹彦漂亮,穿衣服也很得体,看起来清清爽爽。但是处久了就发现在“女神”外表之下,其实隐藏着一颗“女汉子”的心。“仿佛时间不够用,走路风风火火,我跟她外出一起走都追不上她。另外,她上班还总是拎着两个包,一个是平时用的包,一个是挺神秘的包,天天带着,也没见在办公室打开过。”

记者向王丹彦求证神秘包的事,她不好意思地说,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她当过兵,这个包相当于一个“战备包”,装的都是换洗衣服、日常生活用品。因为她是军嫂,丈夫平时住在江宁方山部队宿舍,一年只有30多天在家,很少能顾家,家里还有公婆和爸妈4个老人,再加上儿子,家里老的老、小的小。人的精力有限,顾了这头就顾不了那头,尽管舍不得,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就送去寄宿,腾出时间两边跑照顾双方的老人,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随身带个包,方便轮流跑。”

天道酬勤,天道酬孝。王丹彦一家和和睦睦,婆媳关系融洽,被玄武区评为五好家庭。丈夫从军20年,多次受到表彰,屡获军功,她本人也被评为2011—2013年度江苏省双拥模范先进个人。

“王三军”,心系部队,服务军嫂,用行动书写着新时代拥军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吕宁丰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