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熙熙攘攘,500多名军嫂进场应聘。47岁的军嫂张梦岩原本在银行上班,去年随军到南京,想找一份对口的工作,不少单位以年龄偏大婉拒。在这次招聘会上,有三家单位向张梦岩抛出了“橄榄枝”。
为了这场招聘会,王丹彦前前后后忙了两个多月,答应儿子暑假去“水上乐园”的计划也“泡汤”了。2006年,从驻宁部队转业的她做起了服务军嫂的工作,一干就是八年。她“帮助军嫂,支持国防”,把政策用足用实,把温暖传到军人家庭。
武警某部干事高沪回忆,2011年,“正连职军官家属随军”政策出台后,单位新增60多个随军家属,400多份表格资料需要整理填报,王丹彦帮他一一核对、指导填写,整整一上午没顾上喝口水。军嫂施某某原在老家安徽无为任教,随军后想继续当老师。王丹彦通过8个月的努力,促成施老师进入鼓楼区一所小学任教。
今年,在她和同事共同努力下,全市340家单位进场招聘军嫂,提供就业岗位9526个。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副主任朱骏介绍王丹彦说:“别看她外表柔弱,对军嫂的事却格外用心,感觉就像‘女汉子’”。同事杨海艳说,每次招聘前,王丹彦总会事先通知部队,在招聘现场答疑解惑、牵线搭桥,为军嫂当好“顾问、参谋”。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