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懊悔。生命中获得“军嫂”的荣誉,一生中都值得珍惜。当一个女人选择成为一名军嫂的时候,也意味着选择了艰辛和孤独,生 活中更多是与艰苦相携,寂寞为伴。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人民军队是长城,那么军嫂就是稳固连接长城的垛口,言语之中定格了军嫂存在的价值。
成为一名军嫂 无怨无悔
29岁的阚红婷生活在军人家庭,从小就向往军旅生活,甚至连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也选择了与军队相关的专业。2009年 的春天,阚红婷从原先的乡镇调到县信访局工作,在这里,她也寻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通过同事介绍,阚红婷认识了在南京某部队参军的施耿林,几次接触下来, 她渐渐喜欢上了这个沉稳豁达,积极进取的小伙子。由于军人生活的特殊性,她们两地分居,聚少离多,亲戚朋友开始劝说她:如果你选择这种生活,就等于选择了 孤独和寂寞,你真的不后悔吗?阚红婷坚定地摇了摇头,虽然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形影不离的相随,但最真诚的关心和问候却坚定了她成为一名军嫂的决心。2010年12月,她挽着爱人的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此开始了平凡而艰辛的军嫂生涯。
支持丈夫事业 尽心尽责
婚后的阚红婷忙活开了,由于丈夫所在部队演训任务非常繁重,每年回家探亲的时间都不足半个月,在家里,她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在单位,她还要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务,所有的重担都压在她柔弱的肩膀上,但她从不向丈夫诉苦,总是一个人默默承受。
去年上半年,掘港镇的一位信访老户先后多次反映不合理的诉求,接连3个月,每天都缠着她闹,而当时的她已怀有4个 多月的身孕,身体的负担加上心理的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才能静静地躺在床上,任泪水划过脸颊,这时的她多需要一个肩膀,一个拥 抱,而此刻,丈夫仍在百里之外的军营。说到每个月的产检,阚红婷更是感觉心酸,每次都是一个人去,其她的孕妇都是由老公陪着的,这时的她还是有点埋怨的: 自己当初怎么找了个军人,现在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独自去面对。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2011年7月,丈夫施耿林终于如愿以偿地调回如东工作,阚红婷的心里乐开了花。8月 份,他们爱的结晶呱呱坠地,由于婴儿脐带绕颈,阚红婷进行了剖腹产,手术刚做第三天,刚刚调回如东人武部工作的丈夫却接到通知,要立即赶往启东参加演习。 当丈夫带着愧疚告诉她这个消息时,她温柔地说:“我需要你,但部队更需要你,只要把工作干好,出色完成任务,就是对我最好的照顾。”就这样,丈夫硬是被她 “赶”出了病房,不久,她接到丈夫的报喜电话,人武部在演习中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了军分区首长的褒奖。
做新时期军嫂自强自立
“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作为军嫂,阚红婷在支持丈夫建功立业的同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毫不懈怠。在信访局工作,每天听到最多的是怨声、骂声和哭泣声,做的最多的是琐事、烦事和疑难事,但她始终真心面对群众,真情化解矛盾。
去年,阚红婷看到局里人手紧张,未休完产假就主动来上班,在遇到集访、缠访不能准时下班的时候,她宁愿让家人将小孩送到单位来喂奶。今年2月份,阚红婷被安排到南京驻点值班,偏偏赶上丈夫到海门进行封闭式集训。看着年老多病的公婆,她一咬牙,将6个多月的女儿带到南京,一个人既要忙于接待上访的群众,又要照顾年幼的女儿,在难以承受的时候,她总是想到丈夫,默默地提醒自己不能给丈夫拖后腿。靠着这样的信念,她一直支撑了下来,在她的带领下,其所在科室先后被授予“南通市青年文明号”、“科技后备干部333工程培养锻炼基地”、“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她个人先后6次被评为“信访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军嫂在信访战线上的奉献之歌。
“我只是一名普通军人的妻子,与其她人相比,虽然少了很多花前月下的浪漫,多了许多独自承担的艰辛。但是,嫁给军人我一辈子都不后悔,我为军嫂的身份感到自豪。”面对人生的选择,阚红婷依然这样说。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