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外公和父亲都是军人,刘海青从小便对“军人”这个词语有着格外特殊的感情。2005年,她同与父辈一样流淌着军人热血的王宝利结婚后,更加将自己与丈夫所在的部队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工作上、生活上全情支持丈夫安心服役,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贡献。
自结婚之日起,刘海青的丈夫王宝利便担任了北航某单位基层主官,工作非常繁忙。作为青岛郑州路小学一名教师的刘海青,不但努力承担家庭中的重任,还积极帮助丈夫所在部队的战士们一起进步。在刘海青了解到连队部分战士文化水平不高,要求学习文化知识的要求后,她主动提出运用自身的优势为战士们讲授文化课。2009年、2010年寒暑假的时候,刘海青就到丈夫所在的连队开设文化公开课。刘海青告诉笔者:“放假了我就想着能为战士们做些什么,我自己编写了几门课程的讲义,借用连队的一个小房间作为‘教室’,为大家陆续开设了历史、地理、英语等公开课,战士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好多人下了课还要积极地跟我讨论呢。
除此之外,她还运用自己大学心理学专业的优势,为大家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帮个别战士解开心结。一位刚进部队的小战士不太适应远离父母的生活,刘海青在了解了该名战士的情况后,对他进行疏导,告诉这个小战士:“你之前的时间都有父母陪伴在身边,但你自己总要慢慢成长起来,学会独自面对人生中的苦难、挑战,这样才能锻炼自己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经过几次疏导,小战士对已经开始军旅生活有了新的体悟,他慢慢打开自己的内心,渐渐融入了到了集体之中。经过刘海青开导后走出迷茫、无措的事例还有很多,许多战士都亲切地称这位军嫂为“军营里的知心姐姐”。
当刘海青得知许多战士都有在学业上继续深造的打算,她便热心地鼓励他们报考全国自学考试。据几位受到刘海青帮助的战士们回忆:“我们备考的那段日子,刘姐就像是我们的专职家教。从选择专业、到挑选备考资料、报名、模拟联系、考试,她几乎都全程陪在我们身边,一旦我们有疑问,她会在核实到确切信息后第一时间给予解答。”刘海青告诉笔者:“看到战士们拿到自考合格成绩单的时候,就跟我自己的弟弟有了出息一样,我这心里啊比吃了蜜还甜呢!”在刘海青和部队战士的共同努力下,连队战士的文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连队向心力更强了,连队连续4年荣获 “从严治军先进单位”和“基层建设标兵单位”等荣誉,成为了标兵单位。
十年的光阴里,刘海青已逐渐成长为一位“全能军嫂”:带得了孩子,顾得了老人,帮得上丈夫,当得好老师,教得了战士。刘海青表示:“嫁给军人的那天起,我就明白了肩上负担的使命。只要我有时间、有精力、多干一些事儿也没什么的。”
市北区妇联供稿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