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嫂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菏泽杨春芝勇挑生活重担 用无私的奉献诠释“最美军嫂”

2015-07-15 15:09:00来源:齐鲁网
杨春芝,女,1978年12月出生,曹县侯集镇妇联主席。赵德仓,男,1979年9月出生,1997年9月入伍,现任68206部队运输科科长,少校军衔。

齐鲁网7月15日讯 杨春芝,女,1978年12月出生,曹县侯集镇妇联主席。赵德仓,男,1979年9月出生,1997年9月入伍,现任68206部队运输科科长,少校军衔。杨春芝和赵德仓同志自2005年结婚以来,作为军人家庭,夫妻二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夫妻和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做贡献。

\

杨春芝和丈夫

\

杨春芝和儿子

杨春芝同志深知,作为军人的妻子,只有勇挑生活的重担才能让丈夫安心服役。对于双方的老人,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买上营养品去探望,并经常与老人家谈心,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体贴老人,而且在思想上关心老人,让父母生活的快乐、健康。对于儿子,她更是既当爹又当妈,抚养、教育、培养爹妈责任一肩挑,使儿子健健康康地成长,快快乐乐的生活。孩子出生后,身体弱,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最让人心焦的是孩子满月后天天拉肚子,当时就怕儿子大便,一大便她就担心的要命,恐怕再拉接着又要发烧。她一人带着孩子、领着婆婆,乡镇医院、县医院、市立医院来回奔波,又是吃药,又是打针,两个多月后,儿子才慢慢的好起来。儿子好了,她却瘦了一大圈,同事见了都关心的问:“怎么那么瘦?是不是吃不下饭啊?”她说:“没事,吃得下饭。”可这其中的心酸与艰难只有她自己清楚。“养儿方知报娘恩”这句话一点不假,通过养育孩子杨春芝同志更知道自己的父母把她们养育成人是多么的不容易,由此使她更加孝顺父母与公婆。

2008年夏天的一件事,现在想起来还让人心有余悸。从来不知发烧是什么滋味的她,突然发高烧而昏迷在门口,多亏窜门的邻居叫来了婆婆和3岁多的儿子,当时想着完了,浑身无力,爬都爬不起来,光会比划,不能说话,朦胧中听到儿子叫妈妈,心中明白了许多,她说,当时只有一个想法,不行,我得挺过来,儿子还需要我的照顾,我要坚强,慢慢的竟然好了起来。这件事已过去几年了,恐怕到现在她的丈夫都不知道当时有多严重,因为一直到他休假时她才轻描淡写的说了当时的情况,平时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把国事重于家事挂在嘴边,告诉他只能让他担心,不能安心在部队工作,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选择军人就意味着奉献与牺牲,生活中的琐事、工作中的困难、双方老人的侍奉、儿子的抚养都要一肩挑起,生活中的坎坷,慢慢的也磨炼着自己走向坚强。为教育好儿子,她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无论工作再忙,回到家,总要抽出时间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为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

除了照顾好家庭,军嫂也就应有属于自我的事业,自立自强是她永远不变的追求。毕业时她被分配到镇政府工作,从最底层做起,立足本职,踏踏实实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全县广大妇女中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零家庭暴力村庄”、“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和科技女状元评选活动,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得到了领导、同事较高的肯定和认可。侯集镇妇联先后被评为市、县妇女工作先进集体,本人曾荣获"菏泽市妇女工作先进个人"、"菏泽市农业普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勤劳、贤惠体现军嫂的传统美德,自立、自强展现军嫂的时代风貌。生活中她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工作中她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做一名爱国拥军的好军嫂。

激励丈夫是她多年来不变的做法。丈夫是部队一名军人,一年一次探亲假,好多次在家三天就有紧急任务又急急赶回部队。为了支持丈夫安心部队服役,献身边防,无家庭的后顾之忧,不管他在什么工作岗位,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她始终给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用心的鼓励,从不拖丈夫的后腿。她一个人默默承担家庭的全部负担,从而使丈夫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队各项工作之中。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她还利用休假的机会,到部队看望慰问官兵,为官兵带去军嫂的祝福,使官兵们在献身国防事业的同时,更加用心地投身到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之中,主动参加驻地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为驻地的繁荣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正是由于她默默无闻和任劳任怨地支持丈夫的事业,部队官兵都亲切地称她"嫂子"。他丈夫在工作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所在连队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连队,个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在援藏工作中荣立三等功一次。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她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正是她的不辞辛苦,毫无怨言,默默无闻地在背后支持着丈夫,鼓励着丈夫,才使丈夫的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来之不易的军功章当然也有她的一半,知道她的人都说真是不容易啊!

他们只是无数个平凡而普通的军人家庭的缩影,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满腔的热情和忠诚,他们在个人和集体的利益面前,毅然选择了后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军人家庭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