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宁通讯员胡绍武
军人的妻子也是“军人”。刘秋凤与丁红兵结婚以来,以无言的行动支持丈夫在部队建功立业。
刘秋凤常说,红兵在部队是顶天立地的人,自己在家里,就是丈夫的“安心人”。
“嫁给你,
就该支持你的军旅事业”
刘秋凤的丈夫丁红兵是徐州军分区民兵装备仓库主任。为了支持丈夫安心部队工作,不管丈夫在什么工作岗位,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她始终给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她用瘦弱的双肩撑起一个军人家庭的朗朗晴空。
军分区仓库是安全重点单位,丁红兵每周只能回家一次,有时工作忙,一两个月都不能回家一趟。
夫妻长年两地分居,刘秋凤在家精心抚养孩子,照顾孝敬老人,家庭的重担她一个人扛着,生活的寂寞她一个人背着。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错失了几次单位安排工作的机会。
生孩子是女人一生的大事,生孩子前后的这段时间,最需要男人的陪伴和呵护,但丁红兵为了军区比武,没来陪她。刘秋凤却说:“部队里的工作,再小也是国家大事,家里的困难再大也是个人家庭的小事。”
丁红兵没有辜负妻子的一片爱心,多次在上级比武比赛活动取得好的成绩。刘秋凤常说:“照顾好家里,就是对丈夫最大的支持”。
“尽孝心,在细微中播洒美德”
在战友眼里,她是个好军嫂;在公婆眼里,她是个好儿媳;在父母眼里,她是个好闺女;在儿子眼里,她是个好母亲。
都说最难处的关系是婆媳关系,而婆婆谈及刘秋凤时,总是一脸的骄傲和自豪,刘秋凤不光给公婆洗衣做饭剪指甲,好衣好吃好住处,还经常给老人拉家常讲故事,陪老人聊天说话,消除孤独寂寞。
婆婆常说:“谁家的儿媳妇能经常给婆婆洗澡搓背?俺家的媳妇秋凤就经常给俺搓给俺洗,比亲闺女还亲,孝顺着来”。从刘秋凤嫁给丁红兵的那天起,刘秋凤就把公公婆婆当做自己的亲爹亲娘。刘秋凤的母亲多病,父亲又长期瘫痪在床,作为军人的妻子,作为父亲的女儿,她两头兼顾,在父亲床前晨昏伺候,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直到父亲去世。
“他的安心是我最大的安慰”
一位普通的乡村女教师,一个普通军人的妻子,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副担道义的双肩,一双脚踏实地的坚毅脚步,谱写了一曲当代好军嫂的赞歌。
当丁红兵看到高出自己一头的健硕儿子拿回家一张“三好学生”奖状时,铮铮铁骨真汉子的他,眼圈里充满泪花,心里面充满愧疚,他说:“从儿子出生到现在读高二,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是妻子一把抓,我几乎没管没问过”。
刘秋凤在孩子的教育成长上没少操心流泪。孩子生长期的时候,家里困难,她含辛茹苦,辛勤抚育;孩子叛逆期的时候,她遵循规律,耐心说教;孩子学习读书的时候,她陪着孩子走向知识的殿堂。为了老公的事业,在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上,她既当爹,又当妈,她说:“在家带好孩子,让他在军营里放心,他的安心是我最大的安慰”。
“军功章,
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2000年的一个秋天,四岁的儿子在一次和小朋友玩耍的时候不慎摔断左臂,住进了医院。刘秋凤为了不让爱人分心走神和担惊受怕,愣是没有把儿子住院的事情告诉丁红兵。
她上完课匆忙下班回来,做饭伺候完两个老人之后,赶紧到医院里照顾儿子,看到医院里别人家的孩子都有亲人陪,而她的儿子小子健,手上缠着绷带一个人在病床上呆着,当看到妈妈提着好吃的东西过来看他时,四岁的孩子撇嘴哇哇大哭。
时隔多年,当丈夫丁红兵提及这件事的时候,眼睛里噙着泪水,他说:“这些年,我能安心军营,多次立功受奖,都是妻子在后面默默牺牲奉献。军功章里饱含着妻子的汗水和泪水,有我的一半,更有她的一半”。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