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嫂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军嫂董锐丽:军功章,有她的一半

2015-07-09 16:44:28来源:运城新闻网
她是一位人民教师,从事着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她是一名平凡的军嫂,撑起了军旅家庭的“半边天”。

她是一位人民教师,从事着天底下最阳光的职业;她是一名平凡的军嫂,撑起了军旅家庭的“半边天”。董锐丽,她追随丈夫的脚步将生命与火热军营交融,她支持丈夫的事业用行动诠释军嫂这个伟大的称谓。她把爱倾注在对老人的贴心照顾上,对孩子的无尽关怀上,对丈夫的无言支持上,似一团热火,淋漓尽致地燃烧,无怨无悔地奉献——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奖给董锐丽践行旅队核心价值体系新闻人物特别贡献奖时的颁奖词。

她从农村走来,厚实的黄土地孕育了她朴素的情怀;

她在困境中拼搏,艰难的岁月锻炼了她执著的精神;

她在荣誉面前保持淡定,用真情谱写了一曲广为流传的拥军之曲和奉献之歌……

她就是董锐丽,芮城中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2007年12月,董锐丽与解放军某部93分队四级军士长李靖江结婚,因其善解人意,果敢能干,以及对丈夫所从事的导弹事业默默支持和无私奉献,2014年度被李靖江所在的部队授予践行旅队核心价值体系新闻人物特别贡献奖,受到部队的特别嘉奖。生活上,她关爱父母照顾孩子;工作中,她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为这个军人家庭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筑牢了军营坚实的后盾,塑造了无私奉献、自强自立的好军嫂形象。正是她的关爱和支持,李靖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入伍15年,李靖江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表彰为保持高状态标兵、军事训练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三年在全营专业考试中排名第一,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妻子董锐丽在后方的默默支持,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军功章呵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那么,生活中的董锐丽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活中的她:痴心不改 无怨无悔

从2007年结婚至今,董锐丽一个人在2700多天里,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公婆,抚育孩子,教书育人,用柔弱的双肩默默地支撑着这个温暖的家,用坚强的意志独自承受来自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一切艰辛……

对于董锐丽来说,2008年注定是她一生中最不平凡、最难以忘怀的一年。这一年,她怀孕了!夫妻二人十分高兴,但欣喜之余,董锐丽却遇到了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那一年,她在学校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同时刚买的新房还要装修,弟妹尚小,父母和公婆都在农村,没有人能帮上忙。所以,她只好每天早上5:30起床,赶在学生们到校时间6:10前到校,督促学生上早读。早饭总是在学校灶房随便对付一顿,之后还要给学生上课。中午回到出租屋,天寒地冻,用水不便,她还要挺着大肚子往二楼提水。匆匆吃完午饭,稍加休息,就又一次赶往学校,查看学生中午到校情况。到活动时间还要找学生谈心,处理班级各种事务。学生22:00放学,她也坚守到最后,等学生走完了她才走。遇上值班查宿舍,回去得更晚,回到家就23:00多了。一天下来,腰酸背痛,再加上怀孕初期的妊娠反应,令她身心俱疲。工作之余,她还要张罗新房的装修,从找工人、买材料,看装修进度,到选家具等等,都需要她一一操心,常常是忙得她晕头转向。那段时间,她基本上每天都在“学校——新房——出租屋”三点之间奔忙。同事见了她都吃惊地说:“锐丽,别人怀孕都胖了,你怎么反而瘦了,是不是太累了,可一定要注意休息呀!”这个时候,她多么希望能和别人那样,有丈夫陪在身边,替自己分担一些压力。可是,为了让李靖江能在部队安心工作,每次丈夫从部队打来电话,她从不喊苦叫累,总是报喜不报忧。她说,为了祖国的大家庭,愿意舍小家为大家,一个人默默地忍受着孤独、艰辛、劳累……

2009年1月,她休完产假上班了,孩子刚满3个月,面对嗷嗷待哺的女儿和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目光,她只好将孩子交给婆婆照顾。新的问题出现了,婆媳同在一个屋檐下,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遇到分歧,她就从婆婆的角度考虑,心平气和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再和婆婆商量怎么解决,就很好地化解了婆媳矛盾。平时她一有空闲,就陪婆婆聊天,和婆婆一起做家务,每年换季时为老人买新衣服,每个星期天主动回老家帮公婆干农活等。就这样,一家人其乐融融,和睦相处,让身在部队的丈夫工作更踏实了,安心为国防建设作贡献。

作为军嫂的她:默默付出 甘心奉献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嫂就要以支持丈夫事业为责任。”这是结婚前董锐丽对李靖江说的。结婚8年来,李靖江一直远在江西的部队服役,不管他在什么工作岗位,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董锐丽始终给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从不拖丈夫的后腿。8年来,他们大部分时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只能趁着寒暑假短暂相聚。有一年暑假期间,董锐丽带着孩子去部队和丈夫团聚,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颠簸,好不容易到了部队,可不到10天后,李靖江就接到紧急命令,要立即到外地执行任务。董锐丽只好立刻收拾行李回家。董锐丽带着年幼的孩子坐了一个半小时的长途汽车到了火车站,再经过一天一夜的煎熬,到三门峡又搭回县城的公共汽车,然后才能到家。那一次,董锐丽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但静下心后,她反而安慰丈夫,其实也是安慰自己:“军人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家中的事就不用操心了,我能照顾好自己和这个家的。”

2013年,部队执行任务期间,董锐丽的父亲被查出患有肺肿瘤,需要进行化疗。几乎是同时,婆婆因为雨天赶路不慎滑倒,右胳膊骨折,也需要照顾。一边是父亲,一边是婆婆,哪一个都是割舍不掉的亲人。生性倔强的她擦干眼泪,咬紧牙关,把痛苦埋在心底,默默承担起照顾父亲和婆婆的重任。给父亲做完各项检查后,她就匆忙赶回家照顾婆婆,洗衣做饭,收拾家务,然后又到幼儿园去接孩子……那段时间,董锐丽忙得焦头烂额,但在丈夫打来电话时却只字未提家里的情况。等丈夫休假回家时才知道家里的事情,就埋怨她不早点告诉她,她笑了笑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再大的事扛一扛也就过去了。面对如此通情达理,深明大义的妻子,李靖江不禁泪湿衣襟……

工作中的她:汗洒讲坛 哺育桃李

从小董锐丽就有一个教师梦。如今她如愿以偿,走上了三尺讲台。在业务上,她总是刻苦钻研,抽空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作为班主任,她所带的班级成绩优秀,被表彰为“五四红旗团支部”;作为语文老师,她所带班级的语文在高考中获得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多次得到教育部门颁发的“教学成绩一等奖”等荣誉。

课堂上,她是博学多才、幽默风趣的师长,课堂下,她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大姐姐。正是由于她的宽严相济,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她曾经的学生、现在太原师范大学读大三的郝晓飒,每次回家都要去看望她。她的学生杨诗桐说,董老师讲课不仅幽默风趣,还经常给我们讲许多与课文有关的人文风情、历史典故等。在讲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引申到大家要感恩父母、珍惜生命,懂得人为什么生、为什么死等人生的道理。

在2014年度践行旅队核心价值体系新闻人物特别贡献奖颁奖典礼上,当主持人问董锐丽:“嫁给军人,这么辛苦,你后悔吗?”她毫不犹豫地说:“要说后悔,不嫁给军人才是最后悔的事。”话音刚落,台下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军人对所有军嫂所牺牲的一切最有力的肯定。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