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嫂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聊城刘金燕弱肩担大爱 不畏困难孤独演绎最美军嫂

2015-07-09 15:11:18来源:齐鲁网
刘金燕,女,1981年12月出生,大学文化,2005年毕业于山东聊城大学,是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的一名普通英语教师,也是武警黄金四支队司令部参谋寿金星的妻子。

齐鲁网7月9日讯 刘金燕,女,1981年12月出生,大学文化,2005年毕业于山东聊城大学,是临清市实验高级中学的一名普通英语教师,也是武警黄金四支队司令部参谋寿金星的妻子。结婚9年来,为了支持丈夫在部队安心工作,总是默默无闻挑起家庭重担,坦然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用柔弱的肩膀,撑起头顶这片天,用无私的情怀,忍受着聚少离多的孤独与寂寞,用坚强的毅力,承受着瞻老哺幼的艰辛与苦涩。面对军人这特殊的职业所带来的压力和困难,夫妻间始终相互理解和支持。

\

刘金燕一家

一、情系军人,筑警营坚强后盾

选择丈夫,家人朋友起初都不理解,他们都劝她:嫁给军人等于嫁给寂寞,以后在生活会吃很多的苦,要做好思想准备。可金燕告诉所有人:“军人诚实可靠,嫁给军人我绝不后悔,再苦再累也甘心。”她深知嫁给一名军人意味着什么,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劳和情感。“家里的困难再大也是个人的事,部队的工作再小也是国家的事!”身为军嫂的金燕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结婚之后,由于丈夫在部队工作任务多,而且还分居两地,对自己家庭的顾及少之又少,夫妻俩总是聚少离多,不能像普通人那样花前月下,形影相伴,家里大小事都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她从没有半句怨言。

二、瞻老哺幼,展军嫂高尚品德

军人的职责意味着奉献,作为军人的妻子,在某种意义上说,需要比军人做出更大的牺牲。丈夫年轻时父母就因故双双去世。每当说起金燕,88岁高龄的爷爷一直赞不绝口,每年她都要回丈夫的老家,为老人带回许多营养品和生活用品,并且给老人留下一些钱,对待老人就跟自己爷爷一样,深得丈夫亲属的喜爱。年迈的爷爷逢人就夸:“我这个孙媳,真是比亲孙女还亲啊!”。

2008年6月,女儿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无限的喜悦,同时也给她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为没有婆婆,加之自己的妈妈心脏病常年吃药,所以,带孩子的事都落在她一个身上,白天要上课,晚上还要备课,困难不言而喻。孩子哭了她一个人哄,饿了她一个人喂,病了她一个人抱着上医院,经常忙得昏天黑地还理不出个头绪,实在无助的时候,见到孩子哭,她只能默默的流泪。最盼的就是他休假,他回来了,这个家才算个回“家”。即便是这样,她也从来没有向丈夫抱怨过一句,心甘情愿地为这个家庭付出自己的一切,如今,女儿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快乐成长。结婚多年来,她无怨无悔,忍受着普通妻子没有经历的各种困苦,用平凡包容着不平凡。

三、平凡持家,挑家庭生活重担

“做一名军人不容易,做一名军嫂更不容易。”婚后,金燕为支持丈夫工作和照顾女儿毅然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作为军人妻子,在很多时候只有母女二人的家中。女儿生病,她一个人深夜抱着女儿往医院跑;自己父母住院,她忙前忙后悉心照料……独自挑起家庭重担的金燕不禁变得消瘦、憔悴。丈夫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每想跟表达歉意和愧疚时,妻子却微笑着对他说:“我知道部队忙,你是一名军人,有你的职责,既然我选择了做一名军人的妻子,今生注定与橄榄绿有缘,当初选择你我不后悔,以后我也更不后悔,我不光爱你也爱你的职业。正是有了她对丈夫的支持,对家庭的关爱,才能使丈夫安心在部队工作,2014年所带勤务中队被总队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和“基层建设先进党支部”,为军队和国防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她用坚强的信念为丈夫撑起了半边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与丈夫“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誓言。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