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嫂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军嫂成立爱心组织三年帮助10万人

2015-06-25 17:15:13来源:天山网
赵荣梅同志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的一名普通职工,从2010年至今长期向喀什、和田等贫困地区捐赠衣物,3年来共捐赠衣物两万余件。

\

赵荣梅同志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的一名普通职工,从2010年至今长期向喀什、和田等贫困地区捐赠衣物,3年来共捐赠衣物两万余件。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赵荣梅同志常说,“我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到了喜悦。”

2010年,作为军嫂的赵荣梅同志偶尔从丈夫战友那里得知喀什地区疏附县阿瓦提乡非常贫穷,乡里的低保户有的是体弱多病,有的是无儿无女,有的基本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仅仅依靠家中的几亩薄田生活,就连身上的衣服都是从崭新穿到黝黑再穿到破旧,补了又补。赵荣梅同志听到这些,想到将家里闲置的衣物捐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岂不是物尽其用么。

抱着这样简单的想法,她辗转找到阿瓦提乡副乡长张军的电话和地址,整理了一部分干净的衣物,打包发往阿瓦提乡。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过了几天她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说的是维吾尔语,起初她以为打错了电话,但连着挂掉几次后,对方仍是执着的打来,说了一分多钟才听懂一句 “或昔”。就在她感到纳闷的时候,张军打来致谢电话,她才知道刚才是阿瓦提乡17村支书肉孜·库尔班打来的感谢电话,这样一个简短的电话,让她很受感动,一位少数民族同志对自己所尽微薄的力量如此感激,使得她下定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帮助贫困地区,用自己的力量化解民汉在“7.5”事件中留下的隔阂。

随后,赵荣梅同志又联系了亲朋、好友、同事、同学,只要有机会她就收集身边人的旧衣物,拿回家清洗、消毒、存到一定数量后打包寄出。刚开始,家人和朋友不太支持她的做法,一次两次可以,长期下去就面临着许多问题,洗衣服、消毒的费用谁来承担?运送的费用谁来承担?收集衣物、分拣、打包都是需要精力,赵荣梅同志有个年仅2岁的儿子,照顾起来也不容易。可她觉得时间是自己挤出来的,自己做的这些也是为孩子做个好榜样。慢慢地,家人逐渐理解并支持了她的做法,一起将这个爱心事业坚持了下来,还专门腾出地下室用来存放衣物。

3年来,她组织收集了7000件衣物,同时自己承担着高额的运输费用。自己身边的人毕竟有限,她决定借助网络的力量,寻找更多有爱心的人,她建立了名为“点亮爱心”的QQ群。由最初几个群友到现在的600多人,QQ群里热闹非凡,群友们出谋划策,不仅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同时也支持她的爱心事业。建立QQ群之后她收获颇丰,不但有群友们自己捐献的衣物,还带动了新疆华电有限公司、头屯河收费站、自治区卫生厅和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四个单位的加入。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她和群友们共同收集了近两万件的衣物。

为了能帮助到真正贫困的人,为了让大家的爱心捐赠没有白费,对每一个捐赠的地点赵荣梅同志都认真审核,有的是亲自考查,有的是身边人在当地有过生活经历,她的认真态度受到“点亮爱心”群友们的一致好评。到目前为止,她帮助过的地区多达5个乡60多个村,人数过万,这些贫困地区多为少数民族人口的聚集地,受到她帮助的少数民族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95%。但这些并没有让她停下脚步,反而让她更加坚定地在公益这条路上走下去。2013年2月,新疆晨报、新疆日报、新疆都市报、乌鲁木齐晚报、天山网、昆仑网和新疆新闻广播电台,分别对赵荣梅同志和她的“点亮爱心”QQ群所做的爱心事业进行了报道。朋友们的认可,群友的支持如同催化剂,激励着赵荣梅对爱心事业的更加热衷。

赵荣梅同志以前帮助过的叶城县西合休乡是个山区贫困乡,没有学校,孩子们都在大部队里上课,她最大的心愿是带领有爱心的人士,向西合休乡捐资助学,让那里的孩子能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学习。

赵荣梅同志不仅仅帮助偏远地区贫困的人们,也同样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2011年,她从朋友口中得知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因为父亲车祸,肇事司机逃逸欠下巨额医疗费用而即将辍学时,主动给这位大学生买了回库尔勒的机票,让他及时回家照看父亲,之后的一年中又经常鼓励这位大学生坚定信心,完成学业,不时地给予他经济上和精神上巨大的帮助。现在,这位大学生已经完成了学业并且找到了工作,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2012年的夏天,在527路公交车上,赵荣梅上车后坐在了一位抱着孩子的维吾尔族大叔的身边,孩子的哭闹引起了她的注意,当公交车行驶到七道湾车站时,维族大叔起身下车了,却将一个手提袋遗落在座位上,手提袋中装着的是3万元现金。当赵荣梅同志发现时公交车已经开车了,她拿起手提袋在下一站下车后迅速打车返回,那位维族大叔正站在站台上不知所措,当她将现金还给维族大叔手中时,激动的大叔立刻拿出几百元钱交给她作为感谢,可她却婉言谢绝了。为了感谢她,这位维族大叔向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随后,自治区食药监局和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对她民族团结、拾金不昧的精神进行了通告表扬,并发动所有干部职工向她学习。

赵荣梅同志作为一名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平时无论在工作生活中,都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经常为政协会议献言献策,并针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进行系统的学习,有力地促成自己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能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心态。

赵荣梅同志在工作上认真、负责、严于律己,尤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工作三年间,作为化药·食品检测室的一名青年技术骨干,年均完成各类检验任务多达160余批,平均1.5天就能完成1批检验任务,先后多次受到领导表扬。

同事们常常称赞她的工作业绩,但对赵荣梅同志的爱心事业却从不知晓,直到偶然有一天在《新疆晨报》上看到了关于她坚持了三年的爱心事业的事迹,大家才逐步了解到赵荣梅同志的另一面。

赵荣梅同志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的一名青年技术骨干,平时工作本来就繁忙,晚上回家还要清洗、整理衣物,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和父母,作为女儿,每当看到年过花甲的父母为了支持自己的公益事业,不仅每天默默地照顾孩子,还要从七楼上下四五趟帮助自己收集白天群友们送来的衣物;作为母亲,看到别人的孩子与妈妈一起嬉笑打闹时,就觉得对家人和孩子有些许亏欠,想到这些,泪水就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可当她看到大家的感谢,朋友、家人的支持,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内心也收获了巨大的喜悦。

在帮助贫困地区的3年中,她始终认为这些成绩是大家的,自己只是给有爱心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平台,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想献爱心,但都停留在想法上,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是她最大的贡献。她通过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很多人加入到这个爱心传递的队伍中,她这种乐于助人,拾金不昧、民族团结的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对社会文明正能量的传递,成为了青年一代学习的楷模,如今,她和她的“点亮爱心”群友及朋友们正在为了下一次的爱心捐赠忙碌着,同时她正在努力组织爱心群友们开展更多方面的公益活动,将这种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