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嫂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军嫂潘冬梅:嫁你今生不后悔

2015-06-19 10:33:00来源:解放军报网
近日,在文明幸福家庭事迹报告会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修站一级军士长李成的真情讲述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回顾15年的婚姻生活,我的感受是:只要真情在,‘闪婚’也靠谱!”近日,在文明幸福家庭事迹报告会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修站一级军士长李成的真情讲述赢得雷鸣般的掌声。

一见钟情成新娘

2000年春节前夕,李成休假回家结婚。与前两次如出一辙,就要迎娶的当口,女方因无法接受他常年不着家而突然变卦。面对粉刷一新的婚房,李成心灰意冷。

红粉知己虽难求,李成却深受月下老人偏爱。媒婆再次登门,而且这一次介绍的对象不仅年轻漂亮,而且温柔贤惠。听说女方比自己小了整整8岁,李成连连摆手:“算了,算了。”

2月11日,在媒婆的反复劝说下,不抱任何希望的李成出于礼貌到镇上与女方见面。刚到路口,便看见一个穿着简单却不失大方的年轻女孩向自己招手:“你就是李成吧?”李成万万没想到,媒婆介绍的对象竟如此漂亮,顿时愣在原地。“你不会抠得连一碗拉条子都不舍得请吧?”幸亏潘冬梅提醒,让失态的李成回过神来。

尽管李成一个劲地说年龄差距太大,但他高大威武的身板配上帅气的军装,早已虏获芳心。潘冬梅说:“我相信缘分,你就是我一生的依靠。”

2月24日,村里再次热闹起来,距首次见面仅隔13天,她便成为他的新娘。

当谈到“闪婚闪离”现象逐年升高问题时,潘冬梅亮出了他们的婚姻保鲜秘籍:生死与共便共甘苦,知足常乐则乐无穷。

鸿雁传书寄相思

婚后第六天,李成便因执行某厂房设备改造任务要提前返回部队。潘冬梅把所有的不舍都化作临行前的嘱托。之后的五年里,他们一直靠书信传递彼此的思念之情。

潘冬梅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怀了四个多月的一对双胞胎意外流产,引发了身体浮肿,浑身又疼又痒。因着急上火,潘冬梅嗓子里又长了肿块。身体和心理接二连三的折磨使她几近崩溃。便打电话给李成,说想他,想让他回家一趟,哪怕一天也行。整天泡在技改一线的李成,被繁重的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就没觉出爱人的变化,很烦躁地回了句“就是把我分开也忙不过来”就匆匆撂了电话。

“成,不知该怎么跟你说,实在对不起,咱们的孩子没了……”一个月后,李成收到爱人来信,眼泪夺眶而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能体会到爱人经历了怎样的煎熬。

李成每个月不到两千的工资是家里主要收入来源,尽管在农村算是高工资,但要匀给双方四个老人,即便是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还常常入不敷出。为了补贴家用,忙完家里的活计,潘冬梅就到镇上打零工。为了多干一两个小时,她中午从不回家,更不舍得花钱买午饭,匆匆就着温水啃几口馒头接着干。有一天,她就因中暑晕在了加工厂。为了节省几十块输液钱,她没敢在卫生院久留,在家躺了四五天,扛了过来。

“老婆在家经历的困难从不跟我说,每次写信都是家里一切都好。”面对成摞书信,老班长眼睛湿润。“给你说了,除了让你干活时分神,还能咋样?只要你把工作干好就行了。”嫂子依然还是那么大度。

近在咫尺难相偎

2005年,随着李成选取为高级士官,潘冬梅和儿子李建堃随军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李成作为单位的技术骨干,每逢任务领导必点名让其参加。两人虽然住的近了,但家里的事情还是顾不上,甚至两人见一面都很难。

李成办理完爱人孩子的随军手续后,就投入到某厂房塔吊改造任务,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儿子整天见不到爸爸,不仅问道:“我们不是到爸爸的部队了吗,怎么还是见不到爸爸?”

2008年,奥运火炬要在基地传递,李成正和战友加班加点赶制点火机构时,潘冬梅患上血管瘤,需要到兰州手术。她知道爱人根本没时间陪她去,便撒了个谎,把儿子托给邻居照看,自己去了兰州。

同年八月,备战神舟七号任务的关键时刻,家里打来电话说公公查出胃癌晚期,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潘冬梅知道此时李成走不开,就带着儿子赶回老家尽孝。得知公公的病情已经无法控制,她决定要让老人高高兴兴地度过余下的时光。每天变着花样熬稀粥,陪老人唠家常,直到老人离开,医护人员都以为她是老人的闺女。

没有温馨浪漫的爱情故事,也没有蜿蜒曲折的心路历程,回顾不算太长的婚姻,潘冬梅满怀感激:嫁给李成让我拥有军嫂这个神圣称呼,进而有机会来到东风航天城这片见证祖国辉煌的热土;独自承担艰难困苦的日子让我变得更坚强,有了这段经历,就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迈不过的坎;当初我看见李成第一眼就感觉他是值得托付一生的人,证明我的判断没有错,嫁给他,有过心酸但从不后悔。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