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旅企业家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温州市瓯海区青年企业家进军营

2015-07-03 16:48:21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6月18日上午,瓯海区双拥办联合瓯海团区委、瓯海青年企业家协会在军分区某部营区举行“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暨2015年瓯海区杰出青年进军营”活动。

“创业路上碰到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是创业之初没有想到的,但困难对每个市场的参与者都是公平的,只有坚定信念,成就梦想的动力永远不竭,解决困难的价值和意义也就越大,你离成功就越近”。温州一中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潘一中说。

6月18日上午,瓯海区双拥办联合瓯海团区委、瓯海青年企业家协会在军分区某部营区举行“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暨2015年瓯海区杰出青年进军营”活动。

在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主题的青年创业故事分享会上,温州一中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潘一中、浙江永精锁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微达、温州市雷奥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琪等3位优秀的青年企业家,先后与战士们分享了各自不同创业经历,分享了在企业道路上碰到艰辛和成功的经验,受到广大官兵的热烈欢迎。

来自建筑领域的潘一中从学校毕业后到了温州建设集团防腐蚀工程公司工作,当时被指派到驻西藏日喀则“上海广场”项目部担任项目经理。初到西藏,高原反应强烈,头重脚轻、呼吸困难,但凭着自己坚韧的毅力,还是圆满地完成任务,在2011年,他选择放弃了原来的高管位置和高薪,自己创办了“温州一中建设有限公司”,创办初期仅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受到市场的各种限制,困难重重,不过经过不懈努力,创办三年之后,施工总产值达到4亿多元。他形象地比喻,创业就如同畅游大江,江的对面就是彼岸,每个创业者身在江里都不知道深浅,但心揣梦想,凭着勤奋、努力,不怕困难的勇气,最终能如愿以偿地到达彼岸。

来自制造领域的张微达说,自己在创业初期从最开始的月均生产几千把锁,到月均产量达到30万把以上,年产量跃升到400万把,逐步走上规模化、产业化之路。这一路上从艰难起步,也有失败经历,但凭着年轻人不认输的一股劲,把公司做成了中国锁具行业经济50强,浙江市场最具影响力品牌之一,公司还在2013年获得中国最佳学习型组织企业称号。他建议战士们在创业项目选择上,首先要珍惜学习锻炼的机会,别一心想着如何去赚大钱,要认真思考是做个商业项目赚点钱还是把事业发展作为长期的奋斗目标。

从事电商行业的林琪也是军人出身,自身经历颇为丰富,退伍后就职于一家产权交易拍卖行,在部队里的为人处世得到发挥,端茶倒水这些就不用说了,事情会抢着干。当时的房地产还算景气,一家家公司地跑业务。机动车拍卖,为了能更好地展示标的物,车子停好后移动不了,他就一辆辆地擦干净。并且很快就考取了拍卖行业从业资格证,几乎把业务部的所有工作都揽了下来,工资待遇显著飙升。一年多后,做起品牌男装的生意,而且还是自产自销一连开了8家店。2010年,开始代理了“惠氏”品牌的温州经销权,每天大街小巷走访母婴店,推广货源。2011年开始把线下的产品摆上网络来销售,去年更是发展了自己的品牌,在京东商城取得了奶瓶类目排名第一、婴儿洗护用品排名第四的好成绩,全年网络销售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他最后说:“军人身上的优点很多,受过军队的熏陶和洗礼,深深体会到人的意志品格、人生信念、身体素质、以及责任感,与没有经历过军旅生涯的人的不同。”

在互动环节,企业家们客观分析了当前的就业创业形势,引导和帮助大家做好职业规划,为广大官兵退役后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提供很多启示和帮助。

分享会后,来自安徽的战士小刘说:“今年将要面临退伍,听了瓯海青年企业家用自己的人生创业经历和故事做教材,分享了他们的成功路径,以及对创业就业的不同体会,深受启发,也备受鼓舞”。

活动现场,区民政局副局长刘速建说:“一个人一生中如果有过一段当兵的经历,他的人生便少了一份遗憾,多了一份充实。他希望战友们都能珍惜军旅生涯,锻炼体魄,磨练意志,为往后的人生奠定基础。”

据该区双拥办介绍,杰出青年进军营是我区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的一项内容,也是该区申报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的载体之一,有利于进一步推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