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工产品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军工企业的资本魅力

2015-07-22 17:20:15来源:中国航空报
历时近一个月的中国A股市场快速下跌,在中央政府主导的稳定政策中得到扭转,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为代表的国企起到了中流砥柱般的作用。

历时近一个月的中国A股市场快速下跌,在中央政府主导的稳定政策中得到扭转,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工业)为代表的国企起到了中流砥柱般的作用。除了作为大股东承诺不减持,中航工业、各板块以及相关高管还拿出真金白银,对旗下上市公司进行了增持。在A股企稳的几个交易日中,军工板块、特别是中航系的股票率先反弹,并处于领涨序列,有力地支持了中央对股市稳定的初战告捷!

这一轮政府对股票市场的干预,其背景是股市资产价格过快去杠杆所带来的流动性不足,有可能造成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政府成功稳定住股票价格预期,反映了政府对资产价格的管控能力,从战略上增强了宏观经济稳定的信心,有利于新一轮改革的整体推进。

当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政府直接干预资本市场毕竟是不得已而为之,干扰了市场本身的价值发现过程。股票市场是围绕上市公司价值交易的场所,交易标的不是一个虚拟的符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上市公司。这次下跌是前期上涨过大而带来的必然调整,政府强势拉升股票价格,很有可能再次点燃民间盲目做多的投机热情。作为所谓的“题材”股票板块,军工类上市公司是本轮牛市的绝对主力,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我看来,以中航工业旗下21家A股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军工企业,应该紧紧把握这次股票牛市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在资本市场的魅力,结合中央各项改革战略,力求投资“1+1>2”效应,并通过资产并购、注入和重组,把上市公司的利润做扎实,最终将军工板块从“事件驱动型”的黑马板块,转变为“价值导向型”的白马板块!

资本市场的 “1+1>2” 投资效应,是一种政策累加的“资本化学反应”,知易而行难。中航工业是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央企,首当其冲累加的当然是中央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高端制造业水平毋庸置疑是一个国家竞争力最基本的体现,而我国过去三十年来以省一级进行工业发展战略规划的传统方式,显然无法适应这种全球产业链优化。

2015年6月24日,国务院成立了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任组长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有力地支持了工业央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的工业发展规划、融入地方工业园区建设、引领省域经济的工业产业升级。以中航工业为例,利用旗下上市公司平台,参与省域经济的工业企业改制增效,既可缓解中国宏观经济新常态“去产能”造成的地方国企困局,也可以从更大格局把航空高端设备制造业的先进技术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融入国际航空业发展,对相关上市公司无疑是长期的利好。

另一个值得中航工业积极进取的资本魅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际范围如火如荼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2015年6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指示,“央企要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立足自身、主动作为、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发挥领头羊、主力军作用,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坚持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一带一路”的国际产能合作,是基于当前国际基础设施合作下,更高层次的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的互联互通,是中航工业的工业园区优势、产能技术优势输出的难得机遇。“一带一路”国内的相关省份,很多都是航空大省,众多航空产业链为核心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成熟,跨国产能合作无疑是一片值得资本市场期待的蓝海领域。

最近一个月内,我先后调研了中巴经济走廊起点——新疆喀什、面向东盟的投资平台——广西南宁等地,发现“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具备中央给予的巨大政策优势,如喀什经济特区政策、广西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等,但是往往缺少资本平台,缺少产能合作输出的实业抓手。因此,资本市场期待的,是中航工业落实总理指示,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本优势,主动协助各省把“一带一路”政策用活、做实,通过中央力推的PPP(混合所有制)模式,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国际合作的“风险、收益”最优化配置。

总之,利用旗下上市公司的平台优势,把中航工业的战略发展,主动与“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融合,是新时代军民融合的时代要求,也是中国资本市场产融结合、健康发展的切实保障,是上市军工企业最大的资本魅力!

(责任编辑:王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