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肩扛钢枪,保家卫国;教师,手执教鞭,立德树人。当退役军人脱下戎装,走上三尺讲台,就有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名字——“兵教师”。在新会有这样一位“兵教师”,将军人作风和优势特点融于教学内容,向莘莘学子播撒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思政教育的种子,他的名字叫冯健列。“我立志要报效祖国,做一个有血性、有责任的男子汉!”冯健列心怀参军梦,于1999年踏入军营,2001年退役。虽然时间不长,但在部队大熔炉的淬炼下,他不仅锻炼出强硬的体魄,更练就了意志坚定、纪律严明、团队作战、敢于奉献的精神品格。
退役回到地方后,冯健列在日常从事教学工作,业余时间热心公益事业,在2004年到2008年担任会城义工联理事期间,坚持每周带领学生到老人院义演服务活动,积极配合区文化馆出席大型义演活动等,被评为江门市二星级义工。随后,冯健列经过干部选拔到会城武装部培养锻炼,在10年时间内,曾担任副部长、区人武部训练办公室教练员、民兵应急中连连长、远海中队队长、防汛排排长等职务,将一身正气和热血奉献在武装工作。他带领民兵预备役增强本领,曾获江门军分区“专武装干部大比武团体第一名”“轻舟救援综合大比武总评第一名”“省民兵高炮实弹射击优秀奖”以及获得江门军分区个人手枪射击、军体项目比赛多项冠军等荣誉;投身到抢险救灾一线,成功受灾群众转移1226人次。2018年,冯健列回归教育系统工作,担任会城中心小学教研员,他充分发挥军人讲政治、守纪律、作风硬、身体素质佳的优势,以推动国防教育宣传为着力点,结合征兵发动和开学季时间节点,每年到学校、企业、村居开展国防宣传至少4场,激励青少年关爱国防、热爱国防。在会城各中小学校,冯健列结合自身参军经历,从“一袭戎装,一身正气”“秉承初心,守望教育”“积极向上,挑战自我”等多方面进行讲授,勉励学生努力学习,激发参军报国热情。
此外,他作为国旗培训班负责人,带领师生认真学习国旗法,领悟升国旗的重要意义;统一和规范各学校升国旗的标准要求;每逢重大节日、新生开学组织国旗护卫队进行升国旗展示,让鲜艳的五星红旗澎湃着师生的殷殷爱国心。
对于如何有效开展好国防教育,冯健列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面向不同阶段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开展国防教育,比如小学阶段可以通过讲英烈故事、看教育片等从小树立他们国防意识,初中阶段通过军训锻炼体魄,掌握军事基本技能,高中阶段可以组织优秀的现役或退役军人深度分享故事,激励他们去当兵、去磨练!”目前,冯健列负责圭峰会城教育系统体育、卫生、食品安全、校外培训等工作,还兼任国防征兵宣讲团成员、区民兵应急救援教练员和街道征兵办成员。“我会每天保持60分钟的有氧体育锻炼,保障自己有强健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合理规划好每天工作安排。”冯健列说。
“橄榄绿”牵手“红领巾”,让青春梦与强军梦交织在一起。近年来,新会区认真落实《关于促进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意见》,2024年首次专项公开招聘3个“兵教师”岗位,进一步拓宽退役军人就业渠道,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引领更多向冯健列一样热心教育事业的退役军人加入教师队伍,发挥优秀退役军人在树德育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强军兴军的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根铸魂。(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