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退役军人林洪安是“葵乡号角”老兵讲堂的宣讲能手,他积极推动红色故事深入本土,让爱国拥军蔚然成风。在江门市新会区,像林洪安这样的老兵不在少数,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讲堂活动29场,参与人数达1079人次。
近年来,江门新会把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服务保障全链条、全过程,聚焦“役前思政教育、服役尊崇关爱、退役展现风采”三大重点环节,以“育、崇、扬”三字诀优化工作举措,形成思政工作闭环,引领广大退役军人投身“百千万工程”,推动当地高质量发展。
服役前:思政教育铸军魂
新会牢牢抓住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征兵宣传及役前教育两个关键节点,为国防事业和部队建设“育”新兵,让祖国的花朵憧憬军营、立志报国,让“准新兵”未入军营、先铸军魂。
一方面,新会打造“三尺讲堂+户外实践”青少年思政教育模式,推动“葵乡号角”老兵讲堂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并延伸至烈士纪念设施、革命传统老区、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宣传教育,引领青少年追随先辈红色印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防建设观念。
同时,新会充分整合各界资源,组织“走进军营学雷锋”“军营开放日”主题活动、“小小特种兵”“雷霆少年兵”军事夏令营等,让青少年近距离、沉浸式感受军营氛围和军人作风。
另一方面,新会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派驻专员到征兵办现场办公,携手11个镇(街)共同开展征兵宣传工作,到校园、到社区、到乡村开展国防宣传教育和征兵动员,提振征兵动员士气,激励有志青年参军。2023年以来,全区累计输送优质兵员308人。
服役中:尊崇关爱强保障
立足服务备战打仗,新会将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延伸到军人服役阶段,保障好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为其排忧解难,形成尊崇军人、关爱军属的社会共识,激励官兵在部队安心服役,建功军营。
新会每年举行庄重热闹的送兵仪式,传达党和政府、家乡人民的祝贺关心,开展入伍新兵跟踪教育和慰问,分多批次前往全国各地探望新兵为其加油鼓劲。去年以来,累计为2023年度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庭送喜报142人,其中7人荣立三等功,并将立功事迹载入地方志,增强军人荣誉感。
此外,新会每年至少开展2场“普法进军营”“送政策进军营”主题活动,提升现役军人法律素养和政策知晓度。军地联合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绿茵展风采”足球赛等活动,丰富官兵精神文化生活。
新会区双拥办还牵头相关部门、社会拥军力量开展“致敬戎装背后”“拥军优属·与法同行”“情浓五月 感念母恩”等拥军优属主题活动,切实维系军人军属情感纽带。
退役后:思政引领扬风采
围绕“帮解困+强思想”,让退役军人感受到生活有归属、思想有引领。
帮解困方面,新会落实退役军人常态化走访慰问机制,各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引入社工专业化服务,链接“微心愿”、慈善基金、爱心企业资助等社会各类服务资源予以帮扶,解决好退役军人“住房、医疗、生活、法律纠纷”等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199名退役军人获省、市应急救助资金295.93万元。
新会还积极组织退役军人参与各类培训1649人,就业率达98%以上。同时,注重从退役军人中培养、储备、选拔村(社区)“两委”班子,现有“兵两委”338人,其中“兵书记”72人。
抓好退役军人党员教育管理,新会成立以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组长,全体退役军人党员为组员的退役军人党员学习小组,集中学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和理论。同时,选拔一批“兵书记”“兵两委”和退役军人党员,担任老班长工作室思想政治指导员,推动发挥退役军人“五种力量”。
结合退役军人“一月一活动”,新会持续建强三级247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引导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今年以来,三级队伍累计开展活动120场次,参与人数达1352人次。(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