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是做好退役军人工作的基础。2019年以来,江门市江海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以“让退役军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为主线,积极创新退役军人服务,不断赋予退役军人工作“江海品牌”新内涵新内容,推动全区退役军人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多向发力 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三年来,江海区始终把建强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作为一项固本工程,常抓不懈。
组织领导有力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全覆盖”和“五有”的要求,相继成立区、街道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党对退役军人工作的领导。目前,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为正股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配备事业编制6名,员额类人员4名;街道落实由公务员、村(社区)落实由基层党组织书记任站长,其中退役军人任站长有16人,街道、村(社区)配有135名专、兼职人员,2021年4月,在省星级资金支持下,江海区各街道增配一名购买服务人员专职负责具体业务,实现有人办事、有人管事、有人做事。区财政每年预算不少于3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各级服务机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扶持保障各级机构正常运转。在各基层服务站点配套工作经费基础上,以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星级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由区统筹安排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星级创建经费,三年来下拨172万元用于支持基层开展星级示范创建工作。
阵地建设有质效。高效建成了区、街道、村(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区1个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3个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62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部挂牌成立运作并设有工作人员负责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机构设施、办公场所、制度上墙、工作人员、经费保障各服务站基本已落实到位,服务保障功能逐步凸显。2020年根据省、市关于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星级示范创建的工作部署,江海区出台《街道、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规划建设工作考核细则),对基层服务站的工作机构设置、工作人员配备、工作经费保障、工作制度规范等方面均明确了具体规定。
服务保障有广度。目前,江海区率先在全市完成基层服务站与武装部合署办公挂牌运行,实现基层武装部与退役军人服务站办公场所、人员力量以及任务职能高度优化整合。延伸服务触角,率先在全市挂牌成立了2家退役军人金融服务中心,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组建成立江海区爱国拥军促进会,设立关爱基金,掀起社会化拥军的新浪潮。如今,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部门、服务体系、社会力量“三驾马车”同向发力的组织管理体系已经建成。
强镇带村 实现“从有到优”的转变
大力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星级创建,发挥星级示范点的展示宣传、交流学习作用,促进“强镇带村”一体发展。2020年在区、街道达到“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和“广东省五星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基础上,探索“强镇带村”的退役军人服务新路径,首推7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作为试点,通过“四个一”工作模式,即下发一份工作方案、组织一次专题培训、健全一套规范制度、制定一个考核标准,从加强自身建设、做好思想引导、落实服务工作、常态化走访慰问、抓好典型宣传等28项内容打造精品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2021年,江海区继续实施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强基计划,指导5个村级服务站以点带面形成全区第二批示范,建成了直冲村、乌纱村、江翠社区、中沙社区、新民村等一批优质标杆型村级服务站,建成了全市首个集国防教育、双拥创建、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村级双拥主题公园,推动全链条服务落地见效。2021、2022年连续两年全市县、镇两级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带团考察,交流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示范创建经验。
用心服务 让退役军人获得感成色更足
执行政策不走样。全面落实各项抚恤优待政策,及时足额发放退役金、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兵役优待金、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等各类抚恤资金。
拥军崇军不松弦。健全完善退役军人常态化联系机制,在全省全市率先为基层服务站联络员71台公务电动车用于日常走访慰问,实现工作效率从50%提升至90%。全面推进新兵入伍“四尊崇”、退役返乡“五关爱”,日常关怀“六必访”工作。三年来,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实地走访慰问各类优抚对象5200多人次,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广泛慰问退役军人23300人次。用好广东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政策,及时为10名困难退役军人申请获得20.524万元应急救助资金;在全省全市率先推出“军银合作”服务,首发全省全市工商银行“随军行”银行卡,为退役军人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成立全市首家退役军人金融服务中心,为退役军人提供专属服务等候区和优质金融服务。
暖心服务不打折。率先在全市建成退役军人法律服务体系,出台全市首份军人军属司法救助文件,为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2名退役军人申请到国家司法救助共21.1万元,法律拥军品牌工作经验入选退役军人事务部《退役军人工作信息参考》。出台政策按照不低于年度事业单位岗位招聘总数7%的比例招录退役大学生士兵,每年举办不少于2场专场招聘会,广泛宣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创业资助补贴、创业租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扶持鼓励退役军人创业,一批军创企业发展壮大。把安全稳定工作做为当前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成功化解十七年老兵信访积案,工作案例入选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印发的《退役军人工作案例分析汇编》读本。在全省率先启动“手拉手•帮战友”退役军人党员结对帮扶专项活动,2022年6月1日江南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被列为全省退役军人党员结对工作现场会现场教学点。
示范引领 助力退役军人发挥自身价值
在江海,对退役军人的尊重与服务,引领与示范,凝聚成一股蓬勃力量。
重培养使用。构建地方服务退役军人、退役军人服务社区的“双向服务”格局,联合区委组织部发文,建立“三全”退役军人村(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60名优秀退役军人进程基层“两委”,10名担任“兵支书”,899名退役军人加入“侨都星火”志愿队伍,战斗在疫情防控、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应急救援一线,彰显退役军人责任担当。
重褒扬激励。选树一批退役军人、军嫂、退役军人工作者先进典型,成立红色宣讲团,建立“江海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轮值站长制度”,每年到村、社区、学校开展党史军史分享课,塑造退役军人尊崇形象,弘扬军人优良作风。江海“兵支书”获评全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入选广东省优秀“兵支书”、广东省优秀“站长”,事迹影片入选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模范“兵支书”微视频大赛;局机关工作人员获评“2021年度广东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优秀接访员’”。
重教育引导。组织开展《退役军人保障法》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军营“五进”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共组织活动30余场次、编印宣传手册1.5万份。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组织、党员“双找”活动,确保退役军人党员全部纳入党组织日常管理,按时参加组织活动。组织退役军人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引领广大退役军人不忘初心、见贤思齐。(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