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蓬江区环市街天福社区于2016年11月成立,辖区面积0.65平方公里,辖区常住人口8848人。目前,登记在册退役军人共139人。为做好退役军人的服务工作,天福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以满足退役军人需求、激发退役军人活力、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搭建退役军人连心桥,提供一站式服务,不断开创社区退役军人管理服务工作新局面。
完善服务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打造温馨的“退役军人之家”
天福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于2019年5月成立,由社区书记任站长,党总支部委员、退役军人专干担任成员,负责落实退役军人各项工作保障。在社区显要位置悬挂退役军人服务站牌匾,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服务管理。实行退役军人“一人一档”精准管理,对服务对象进行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通过联结街道领导、党员、社区民警、社区法律顾问、志愿者等为退役军人的有诉可求提供强大的保障,为维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着力打通退役军人政策落实、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天福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服务经验入选了退役军人事务部思想政治和权益维护司“枫桥经验”的《典型经验材料汇编》,该站并于2021年6月获得“江门市退役军人服务站先进示范单位”。
扎实推进退役军人关爱行动,创新结对帮扶模式,打造退役军人“1+2+N”结对帮扶模式
为加强与退役军人的感情联系,关心关爱帮扶退役军人,想方设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增强退役军人的幸福感、获得感、荣誉感,天福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利用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八一等节日,为退役军人悬挂光荣牌、派发慰问信,开展不同形式的座谈会、走访慰问等活动。2021年天福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共接待退役军人372人次,受理接待数372件,现已全部答复。走访联系服务对象278人次,其中入户走访联系222人,电话联系56人。对9名重点优抚对象开展常态化联系工作共90次。根据日常联系了解到的服务对象实际需求情况,帮助其申请医疗困难临时救助、生活临时救助,推动应急救助资金落地落实,帮助解决退役军人“急难盼愁”问题,努力做到让退役军人“事有人管、难有人帮、业有人扶”。
天福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倡议退役军人参与“手拉手、帮战友”退役军人党员结对帮扶活动,以“1”张帮扶网布局,利用退役军人党员、企业团体的“2”股力量,对社区“N”个结对模块进行帮扶,以问题为导向,从帮思想、帮学习、帮就业、帮创业、帮解难、帮维权、帮健康等七个方面做好日常谈心谈话、关心照顾,倾听退役军人心声,解决退役军人面对的实际困难。通过“穿针引线”,打破了“单线帮扶”模式,每位退役军人既可以是帮扶者,也可以是受助者,最终将所有关系模块融合成一张退役军人互帮互助的网络,形成社区退役军人共同进步的格局。
小君(化名)是一名孤儿,在培英小学读书,父母已去世,家中只有70多岁的外公外婆。尽管学费、生活费等有政策扶持,但由于缺乏课后辅导学习,小君的学习成绩一直无法提高。在了解小君的情况后,退役军人邓茂强主动与小君结对帮扶,并经常邀请梅州商会党支部的党员一起加入到走访慰问中来,为他购买了各类文具和书本等,让她安心学习。除了日常的走访慰问,邓茂强还联系了小学老师义务为小君辅导课后作业,针对弱科英语,还专门聘请了专业英语老师为她进行辅导。
践行志愿精神,共建平安和谐社区
为充分展现退役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天福社区服务站不断发挥催化作用,成立了“侨都星火”天福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党建引领实施网格化管理,把支部建在网格上,成立3个网格党支部,每个网格设1名网格长、2名网格员,网格长由社区党员工作人员担任,网格员由社区退役军人担任。引导退役军人发挥自身的优势,切实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参与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文明实践、推动平安创建、融入基层治理、应急救援、帮扶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构建双向服务的新格局。志愿服务队成立至今,共开展志愿活动90余次,出动1800余人次。(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