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上海市嘉定区新成路街道紧紧围绕嘉定区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目标要求,以“重服务、办实事、创特色”为主线,做深做细做实双拥工作,不断推动街道双拥创建工作取得新发展、新成效。街道连续被评为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街道、上海市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集体、嘉定区拥军优属先进街道等荣誉。
强化领导,注重长效,双拥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加强组织领导。街道始终把双拥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将其纳入街道工作总体规划,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及时调整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2次会议专题研究重点工作,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职责。
完善工作考核。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双拥工作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及有关职能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有效激发街道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并做好双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化服务保障。街道安排专职人员作为双拥干部,做好各项双拥工作,每月发放定期定量抚恤补助,每年按时调标,确保优抚对象抚恤政策落实到位;每年举行新兵欢送会、退伍兵欢迎会,每年春节、端午节、八一建军节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各社区双拥社工及社区志愿者参与“关爱功臣”项目,与优抚对象结对,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帮助。
优化宣教,扎实有效,双拥工作氛围更加浓厚
多形式活动。街道充分利用重要节点开展多形式宣传教育活动。“八一”期间举办国防教育讲座、爱国主义电影招待、双拥文艺作品创作、军民联欢文艺演出等活动;清明节和烈士公祭日组织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暑期组织辖区中小学生参观军营、参加军训、参与民防、消防知识培训等。
多途径宣传。利用各类阵地宣传,通过“美丽新成”微信公众号、大型广告牌、迎风旗等宣传工具,经常性开展双拥工作宣传。通过张贴“光荣人家”、悬挂光荣牌、为立功受奖官兵送喜报等大力宣扬正能量。利用文艺作品宣传,注重双拥文化建设,挖掘感人事迹编排文艺节目,获得热烈反响。利用评优表彰宣传,开展街道双拥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军民学先进、争先进。
多窗口服务。街道层面,成立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并设立退役军人事务顾问,为优抚对象开展政策法规咨询、服务资源介绍等。社区层面,各居委会双拥专职社工深入社区、楼组和家庭做好“零距离、面对面”的走访联系工作,使双拥优抚工作深入人心。
落实政策,拥军优属,双拥工作基础更加扎实
用好政策。坚决贯彻落实抚恤优待、拥军优属各项政策,及时准确发放各类优抚优待金,并及时准确做好一年一度的伤残抚恤金调标和发放工作。
办好实事。推进退伍兵安置工作,开展就业推荐和劳动技能培训,四年来,退伍的17名义务兵全部落实就业岗位。妥善安排1名随军家属落实工作,帮助1名随军子女入学就学,积极为退役军人和军属排忧解难。
提供便利。迎园医院以“医家亲”拥军优属服务项目为载体,开设就医绿色通道,设立优抚对象优先挂号窗口,为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医疗咨询以及体检报告的解读。各社区居委会、助老服务社上门为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提供精神慰藉、生活照料、检查维修等服务。
军地联动,军民共建,双拥工作成效更加显著
健全网络,完善共建机制。街道与区人武部、武警消防支队城南中队、高炮四团等部队结对共建;各社区、辖区单位也与区内部队结对共建,坚持落实共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军营一日”等活动,共建部队经常为街道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出谋划策,并长期提供军营活动和国防教育训练基地。
资源共享,创建文明社区。几年来,街道发挥区人武部驻地优势,利用军营资源为社区服务,有力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源珉社区与区人武部后勤科共建17年来,坚持“三项传统”,开展“三项服务”,充分展现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优良传统。
打造特色,提升服务效果。坚持开展“故乡指导员”活动,街道双拥办、武装部每年走访现役军人所在部队,鼓励新兵安心服役,建功立业。“关爱功臣·优抚暖心”项目有序推进,街道依托社会力量,建立以优抚社工为主的联络员和志愿者队伍,为优抚安置对象提供生活服务。2019年2月11日,嘉定区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启动仪式在街道双拥(优抚)之家举行。
今后,新成路街道将一如既往地落实好各项工作,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各领域的军民融合、军地协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同心合力,努力实现街道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上海市嘉定区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