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嘉定工业区娄塘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品牌特色

2023-03-07 15:20:00来源:中国网
娄塘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学习雷锋精神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载体,积极调动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力量,贯彻在传承中发...

娄塘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学习雷锋精神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载体,积极调动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力量,贯彻“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思路,创新实施“三个一”学雷锋志愿活动模式,为进一步打造专业化、阵地化、系统化的学雷锋特色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支队伍”志愿服务深入人心

娄塘社区位于嘉定工业区娄塘老镇,作为一个农居混合,集商业、制造业的复杂混合型社区,常住人口1300户4428人。为更好的服务好社区内的弱势群体,进一步发挥退役军人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在“兵支书”周丽的带领下,娄塘社区充分发挥2名思想政治指导员的力量,在5名带头退役军人志愿者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化活动,积极吸纳更多退役军人加入,激发退役军人相互间的特殊情感、有共同话语体系的独特优势,形成“1+2+5+N”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团队,团队涵盖爱心帮扶、暖心助老、便民服务、心语农园、食话娄塘等特色志愿服务,以学雷锋志愿服务为媒介,搭建起军民连心的桥梁,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高质量开展。

“一张名片”赋能优化红色资源

娄塘古镇距今已有700年历史,新四军江抗娄塘游击队纪念碑和小东街抗日纪念牌坊安静地伫立着,“江抗”娄塘游击队的爱国青年们以自己的赤忱和热血,撑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钢铁飞行员王德明用他那炽红火热的赤子之心,铸成一副钢铁之躯,抵抗着难以想象的病痛,翱翔于九霄云天之上。这张“红色名片”印证了信仰的无坚不摧,赋予娄塘社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红色血脉和雷锋精神在娄塘这片土地上永不黯淡。娄塘社区于2015-2019年荣获“嘉定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娄塘地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荣获2021年上海市百家红色服务站。娄塘社区充分利用辖区红色资源,进一步提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红色名片效应,以江抗纪念碑、娄塘牌坊、娄塘纪念馆,串联起一条红色教育路线,作为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引导青少年重温历史,传承雷锋精神,牢记使命。

“一套体系”创新打造特色品牌

娄塘社区积极打造退役军人服务站、王阿姨优抚之家、“心语农园”特色品牌,不断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学雷锋”热潮,探索“家•室•园”三位一体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新模式。

以退役军人服务站为抓手,实现新提升。娄塘社区积极打造“桃溪展厅”,赋能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提供信息采集、优抚关爱、帮扶解困、小组活动、法律援助等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让娄塘社区退役军人形象名片“打出来”、志愿服务队品牌“亮起来”。

以王阿姨优抚之家为带动,取得新成效。娄塘社区军烈属王玉英带头组建的“王阿姨优抚之家”,每年定期4次活动,为10名军烈属以及来自不同退役军人服务站的7名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员搭起了连心桥,成功让军烈属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王阿姨的带领下,更多的退役军人发挥自身特色,积极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中。退役军人孙元祥组建的娄塘社区下属委员会“老街保护专委会”,全年活动12次,旨在协助娄塘社区开展50多处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协助做好矛盾纠纷调解、街面环境卫生等工作;退役军人石大明组建的“垃圾分类专委会”,紧贴居民生活垃圾分类难点,成为居民区“绿色时尚”的表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活力不断迸发,志愿服务效能不断突破。

以“心语农园”为引领,迈上新台阶。“心语农园”曾经是一块拆违后闲置空地,一些居民们大刀阔斧的在空地上“开荒种菜”,给小区的公共环境治理带来了压力。经过五年的“心语农园”微改造,现在已打造成社区的公共种植空间,成立了心语农园工作坊,项目骨干成员主要为退役军人志愿者,他们发挥所长,在心语农园中,为居民提供参与体验、农耕展示、自治共治的公共空间,成功让心语农园成为娄塘社区特色品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抗疫工作中,心语农园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居家隔离的居民送上蔬菜、为封控状态下的独居老人送上蔬菜并带去问候,雷锋精神的内涵更加深入人心。

下一步,娄塘地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将持续深化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进志愿特色品牌创建,有效实现志愿活动与服务保障深度融合,引导更多退役军人加入志愿服务活动,激励退役军人争做社会主义志愿服务的实践者、文明新风的引领者,雷锋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