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活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九亿《老炮儿》的北京胡同情怀 为何就爱茉莉花茶

2016-01-20 16:27:35来源:互联网

截止日前电影《老炮儿》的票房已经逼近9亿,其中最大的卖点就是情怀,影片中所表现的老北京独有的那种情怀,瞬间触发了北京人对过去胡同生活的怀恋,也成为了热议的焦点。

\

如今北京的胡同拆了,原来的四合院、大杂院,成了写字楼、商场、街心绿地;知根知底儿、朝夕相处的老街坊散了,早晚儿的问候、大事小情的关照、乃至磕头碰脸的小插曲,一并也都省了;陪自己长大的大枣树、葡萄架、鸟笼子、煤炉子也全没了踪影;连那些老北京人的规矩在高楼大厦间似乎也不再通行。北京人蓦然回首,儿时的故乡已经无处寻觅,那些快乐的时光躲在记忆深处,触不可及。

\

一切都变了,但是仔细琢磨,有些东西确实还在,尽管不多。比如北京人无冬历夏离不开的茉莉花茶。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冬天的早晨起了床,先把煤球儿炉子笼着,把汆子放在火上,不一会儿,水汽开始在小屋里弥漫,用滚开的水沏一壶浓浓的热热的酽酽的花茶,在袅袅的茉莉香气中,一天的生活才算开始了。多少年北京人一直独爱茉莉花茶,虽然煤球儿炉子换成了燃气灶,小屋变成了二居室,但是早起一壶茶的习惯没变。

老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寻根究底起来,这里面还有不少故事。北京并不产茶,绿茶多产于江浙,而茉莉花也是南部特产,可为什么北京人偏偏爱上了这茉莉花茶呢?关于这点,坊间有好多说法,今儿咱也把它亮在明处,让大家一起来评断评断。

\

说法一:水质差

在没使上自来水之前,北京的水质总体上较差,除了皇上饮用的玉泉山泉水,老百姓的饮用水大多是硬、涩、咸、苦。尤其对于泡茶来说,远不及南方的泉水、江水。为调和水质,京城的茶庄纷纷拼配花茶,以茶香带花香,由此冲泡出的茶滋味更加浓酽,并且掩盖了水的缺陷。

说法二:地理位置

北京不产茶,绿茶多产于江浙一带,古代南北交通不便,路上要花费很多时间,而绿茶的缺点是不易久存,时间一长,香气散尽,还易产生霉变。发酵茶容易保存,但苦味太重,此外发酵茶促进人体代谢,饮后易产生饥饿感,在热量普遍不足的时代,发酵茶显然更适合肉食为主的游牧民,普通京城百姓很难接受它。

花茶的出现弥补了这两方面的缺陷,因此后来居上。茉莉花减弱了茶中的涩感,还让茶味变得更醇厚。过去大运河是联通南北的主干道,北京民间风尚多效仿扬州、苏州。苏州有茶、有茉莉花,在宋代时就栽种茉莉花,并作为制茶的原料。喝花茶是苏州人为先,北京人跟风儿,但是不久,花茶就被北京人喝出了市场,喝出了风格,如今这浓酽的茉莉花茶,反倒成了北京的地方特色。就拿老字号张一元来说,大栅栏老店里的产品涵盖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等六大类,400多种,最受欢迎的还是 “天下第一香”的茉莉花茶。尤其是过年之前,茉莉毛尖、茉莉金茗眉、茉莉玉芽等等,一天一个店的销量就是好几吨。

说法三:养生

花茶大多是用绿茶加入茉莉花窨制而成的。中医学认为,茶“苦而寒,最能降火,清心神。”茉莉花则是“辛,热,去寒积。”两下里一对比,会发现,茶的寒与茉莉花的热,恰好协调互补。北京四季分明,不像南方常年湿热,所以北京人秋、冬季节单喝绿茶是不舒服的,茉莉花茶是解决北京人喝茶的最好办法。饮茶中其实包含着中医理论。

说法四:北方人口重

餐与饮一衣带水,喝茶的习惯与饮食习惯有很多类似。南方人饮食精细、清淡,北方人口味重更加豪放。喝茶也一样,南方人喝茶讲究细尝慢品,绿茶、红茶、白茶、黑茶等等,喝茶的过程中还对茶道较为讲究;而北方人则不注重这些形式,偏爱浓郁的花茶,香气足,滚水直接冲泡,简单省时不麻烦。喝茶其实也是南北性格的不同体现。

到此为止,坊间的几种说法差不多罗列全了,您赞成哪一种呢?

其实,北京人爱喝茉莉花茶,要我说,大概就是一种习惯。喝顺了口儿,就离不开了。习惯,是一点一滴构筑起来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看似微不足道却影响着人一生的力量。闻惯了的香味儿,喝惯了的滋味儿,让老北京们在啜饮之间找到了过去的感觉:有人想起了早年间戏园子里的长条板凳、长条儿桌,桌上的花生、瓜子儿、茉莉花茶还泛着香味儿,连阔如,陈荣启老先生的评书,京腔京味儿,音犹在耳;有人想起了胡同里路灯底下,爷儿几个一杯茶几局棋的乐子;还有人想起了严冬的雪夜下班之后,母亲捧上来的贴心的温暖。

谁说老北京没有了?这一杯茉莉花茶,把胡同生活的安稳闲适带到了当下。曾经的戏园子,胡同,发小儿,和着浓郁的茶香,在唇齿间百转情肠,数不尽的人生百味却沉淀在心底。老北京的时代已经故去,一盏飘香的茶水,却让记忆永远留存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