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活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健笔凌云意纵横 浩瀚墨海任龙游

2016-01-19 08:59:04来源:

--------刘世香先生书法赏析

  \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拜访了著名书法家刘世香先生,刚入先生的工作室,第一眼看到的是摆在书案上二尺多高的一叠书作,我好奇的问先生,先生说这是他临习王羲之和孙过庭的作业,经先生同意,我翻阅了几张,每张作品都是那样的认真,张张习作下面都记载着书写日期。

  \

七十多岁高龄的先生,还认真的对我说:“学书是一件极不易的事,除酷爱还得坚持,饭可一日不食,字不可一日停歇,天天动笔,日日研习,日积月累方可取得业绩。”通过先生一番谈话,加上先生的那一叠厚厚的习作,似乎透过一层淡淡的墨香气,在我的脑海,顿然形成一个“笔耕不辍,执着向上,脱俗超凡,让我肃然起敬的高大形象,真使我佩服,令我敬仰。”

 \

先生笔名墨龙,1943年出生在京杭大运河左畔的一个小镇,64年毕业于平原师范,由于自己的喜好和执着的追求,不久就成了一名专职书法、美术教师。自此,书法绘画伴随他走过了50多年的不凡历程。

先生多年来,对秦简、汉隶、大篆、钟鼎都有所研究,尤其是对王羲之的行书,孙过庭的草书,更是钟爱有佳。先生学书师古而不拘古,逐渐形成了一种笔法灵动、洒脱奔放、驶笔自然的独特书风。先生的行书清秀闲雅,草书飞动大气。通过作品,你会感受到作品是那样的自然流畅,没有做作,只有洒脱,没有刻意,多有法度;有墨韵,有律动,辣而到味,拙而生趣。真是一种传统与时代、艺术与修养相互渗透,完美融合的一种神品。欣赏的同时,你会得到一种非凡的精神上的艺术享受。

  \

先生的书法,极具灵气,形神俱佳,使有限的点画,产生无限的变化。在字的造型上,四面停均,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欹正。在用笔上,粗细变化多端,粗如椽,细如丝,变化万千,笔笔贯气,力透纸背。屋漏痕、折钗股、锥画沙、历历入目。我有幸观赏先生现场书法,百余字大作,通过先生驾驶笔管的能力,或徐、或疾、或顿、或挫,挥挥洒洒,通过线条墨迹的流动变化,不多时,一副自然成趣的天然书作,便呈现在你的眼前,可谓神也。

笔墨取于物,发于心,先生之书,即为心迹也。先生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坦然的去进行书法创作,使作品于浑实酣畅中散发出清奇深沉的魅力。

先生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铺垫了一条成功之路。2012年先生的作品荣获“世纪精英中国书画大赛成年组特等奖”,多年来许多作品被国际友人所收藏。更可欣慰的是,这颗被埋藏于土多年的珍珠,刚一出土就被明眼人发现。2015年4月,作品被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人民书画家》杂志收录,并做了封面人物,同刘大为、刘文西等几名中国顶尖书画人物收为一刊。

  \

2015年5月先生的作品又被中国国际集邮网和中国邮政合力出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邮册”采用,做成邮票、邮卡、名信封等邮品全国发行。

2015年7月,先生的作品,又被吉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名家典范》杂志刊用,同时做了封面人物,封二、封底全是先生的作品。

2015年8月,先生的作品又被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翰墨收藏》杂志采用,同样做了封面人物,封二、封底也是先生的作品。

墨龙老先生,虽然年逾古稀,但他精力旺盛,雄风犹存,他以执着的勇气和毅力,不断的对书法艺术进行修炼研习,深信,不多时日,先生定能走出一条宽阔大道,我仿佛看到,在那浩瀚的墨海中,有一条巨龙在畅游,随后,留下一条神奇莫测、变幻无穷的印迹。

 \

 \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