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很多名人从白手起家到创业成功的故事,如李嘉诚、马云等。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种成功创业的小微企业家。近日记者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采访到一位凭借着自己的技术成功创业的人士。
从白手起家,到坐拥面积达2000平方米汽修厂的老板,年收入20万元。当柴建须和记者聊起创业开店的经历时,这个从山东蓝翔技校毕业的小伙心潮澎湃,讲述了他成功创业背后的酸甜苦辣。
柴建须,28岁,河北省沧州市献县本斋乡人。初中毕业后,他进入一家汽修厂做了一名学徒工。但是一点汽修基础没有的柴建须只能是帮师傅拿拿工具、搬搬轮胎。柴建须机灵肯干、不怕吃苦,他的表现得到了师傅的认可,开始教他拆装发动机。柴建须回忆说:“知道了发动机怎么拆装,但是不知道它的工作原理,我发现跟着师傅还是不能系统地学到知识,并且讲的也不透彻、全面。”
柴建须后来渐渐发现,要想学到真正的技术,学到系统的知识,还得到正规的学校去学习,于是,柴建修想到了知名度很高的山东蓝翔。
柴建须回忆说:“我是 21岁时到山东蓝翔学习的,知道山东蓝翔还是从电视广告上看到的。我先是免费试学了一个月,感觉老师讲课、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很好,就报名了汽修专业中级技工班。学的知识也很全面,机修、电工、电喷都有。”
谈到在校学习时,柴建须说:“在学校学习时,是理论加实践的模式,比如在理论课上学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接着就去车间实习,老师会详细讲解每一个零件的名称和作用,然后再让我们自己动手拆装,装完后,发动机必须是能够运转的。”
柴建须毕业时,虽然学校给柴建须推荐的工作很不错,但是他还是想试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柴建须回到家里,感觉自己的技术还是可以的,就开了个小型的汽修店。2008年年底,柴建须的“建须汽修”开业了,面积只有30多平方,中间做了个隔断,一边吃住,另一边放些维修工具等,在门外修车。柴建须对笔者说:“当时孩子才3个月大,冬天特别冷,她娘俩跟着我受了不少苦。”
柴建须的汽修店先后经过了三次改建,到2013年时,已发展成为面积2千多平方的汽修厂,以经营机修、钣金喷漆、四轮定位、轮胎等为主。“我的汽修厂在本斋乡是最大的,现在有4个员工,分别是一个喷漆工,一个钣金工,两个机修工。柴建须说:“既然做了,就得做大做好。打算再加几台设备,新的店面牌子也快做好了,叫‘本斋建须汽修换油中心”。
最后柴建须激动的说:“能发展到今天这么好,跟我当初的选择是离不开的,所以感谢山东蓝翔给我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也感谢老师对我的培养。”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