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活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首都北京 台湾高雄 两岸同时启动 思想粒子的空间

2016-01-07 15:29:08来源:互联网
    2015年12月12日12点, 在北京南锣鼓巷左右时代3层和台湾高雄软体科技园区,两岸“思想粒子的空间”同时启动,从未发生过的“终生 只送不卖”摸彩终于开幕了。 这是首次海峡两岸普通百姓完全自愿自发同心协力共同成就的一件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终生 只送不卖”之事实。
 
\
 
图/北京南锣鼓巷左右时代3层

\

 
图/台湾高雄软体科技园区
 
    据了解 当天上午12点,台湾高雄“思想粒子的空间”正式开幕后举行首场摸彩,暨总第955场“终生 只送不卖”摸彩,当天众多台湾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界的重要嘉宾,在高雄现场共同见证这一超越历史的时刻,并发表讲话表达高度认可与共鸣。参与的各界高层包括台湾地区领导竞选参选人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台湾立法委员黄昭顺、林岱桦, 台盐董事长杨秋兴,高雄师范大学校长吴连赏,台湾前农委会主委陈武雄,以及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副处长赵建民等,满堂来宾均参与了台湾第一场摸彩活动,对这一从大陆首都开始的“终生 只送不卖”活动表示高度认可,并共同参与了“终生 只送不卖  是绝对必要的行为”的宣告。
 
 
    “怎么会有这样的一群人,做这样的一件事?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来宾纷纷惊叹。

    这是有史以来,两岸共同进行的民间活动里,完全得到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行业、各界人士共同认可的事情。这一事实的呈现,共鸣了每一个人的良知。现场嘉宾纷纷肺腑宣告:终生 只送不卖 是绝对必要的行为 (http://v.qq.com/page/w/v/p/w0176cd1fvp.html)!
      
    被称为“台湾的良心“的台湾前清华大学代校长、前暨南大学校长李家同教授,在开幕后到高雄“思想粒子的空间”参观,仔细观摩了展馆的每一幅墨字,同样深受震动。同一时间,位于北京南锣鼓巷的“思想粒子的空间”升级为极品馆,众多新、老观展者纷纷前来参观、祝贺。在北京极品馆启动之前,中共中央党校相关部门在多次现场考察“思想粒子的空间”后,在其主办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1月、12月连续刊出了“终生只送不卖”墨字作品: 
 
 
11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刊登的墨字是:
\


\
 

 
干一件 对得起自己的事 呈献给人类

当行使真正的牺牲 才知无牺牲
此无牺牲之牺牲 即 真自由

 
 
12月《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刊登的墨字是:
\
\

 承担者 策前思过   逐欲人摇摆迷惑

 心中无边谓之忠   言出必成谓之诚
 

 
\
      图/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高雄软体科技园区现场签字

\
      图/台湾高雄软体科技园区开幕现场

    墨字墨画展,无论在首都北京还是台湾高雄,并非罕见,但是引发两岸高度关注的是“终生 只送不卖”这种不可思议的行为。
“思想粒子的空间”展出的所有墨字、墨画、竹字作品,均无落款、无印章,终生 只送不卖。仅以每日、每小时摸彩的形式免费赠送给观展者。
 
\
图/台湾高雄软体科技园区摸彩现场
 
    而成就此事的人,也绝非富豪或有任何身份背景的人。他们只是一群来自台湾、大陆两地的普通百姓,之前从事各行各业,有成功的商人、教师、世界500强企业的高管、也有美容师、退役军官、公务员、家庭主妇,刚毕业的大学生……
 
    他们因为心底的共鸣聚在一起,当发现让这个世界所有问题 一解彻解的方法后,他们共同决定做一件对得起自己的事,呈献给人类。他们分分秒秒,全年无休,全心全意只做这件事。在首都北京成功举办了948场 “终生 只送不卖”摸彩,送出1151幅作品后,又在台湾高雄“思想粒子的空间”同步呈现。
\
图/幸运者来自世界28个国家
 
    尽管来自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但他们现在思想高度统一、毫无收益企图、无赞誉期待,团结互援,一个个快乐无虑地每天一起装裱、讲解、摸彩、录像直播、捡垃圾,生活起居等......彼此之间,真诚以待,胜似一家。
 
\
装裱
 
\
讲解

\ 
直播

 
\
捡垃圾
 
    他们无任何价值利益的期许,各尽所能,自愿认责、自动就位,没有管理,没有层级,人人严格自律。这一群毫无背景的普通人,处处创造奇迹:
    他们在10天内用7万人民币打造出全球网络直播电视台,每天实时现场直播,从未中断。而所有摄像、导播人员完全没有电视、直播专业经验。
    他们在21天内把一个1000平米的毛坯房打造成殿堂级展览馆,设计之精致、巧妙令台湾建筑工会前理事长洪平森先生都赞叹不已。
 
 
\
      所有数千幅作品的创作,仅出自其中一人之手,此人从未学习、临帖,没有流派、体系、框架,无论字形、字意,皆为自创,千变万化,很多观展者都赞叹不已:“中国文字终于活起来了!”;“既像字,也像画!”
 
\
 
    更可贵的是,他将别人丢弃的废竹、装修废材、家中废物,收集起来,重新打磨,做成竹字,每一个笔划都经亲手锯、磨上千次,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其精致成品却终生免费赠与他人, 目前已送出超过千幅竹字作品。 竹子,与“足智”谐音,它代表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尤其竹字,更是文化艺术界从未创作过的,它摒弃了艺术与价值的捆绑,超越了环保理念,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堪称国宝。目前,竹字作品主要在北京“思想粒子的空间”展出。
 
    总之,在“思想粒子的空间”,字形前所未见、字意前所未见、“终生 只送不卖”的行为 更是前所未见,而这一切却自然而然的正在呈现着。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