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活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提升服务群众水平

2016-01-07 10:55:03来源:

近年来,龙门以加强基层党建为引领,持续创新服务形式,不断密切党群联系,切实做好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走好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镇域经济快速增长,基础设施日新月异,社会事业持续繁荣,全镇面貌焕然一新。    

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阵地建设

全镇统一标准,完善基础设施。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三步走的原则,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高标准建设村级党群服务中心6个,村级党校、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便民服务大厅等功能室设置齐全,配备电脑、投影仪、电费自助缴费机、办事程序查询机、复印打印一体机、就业信息滚动屏等办公和便民设备,为群众提供免费、高效、便捷服务。新投入使用王山、李屯、花园3个文化活动中心,篮球场、健身器材等文化设施配套齐全,可服务辖区群众1万余名。新修水泥路10公里,敷设排污管道9000多米,安装路灯120盏,实现了公路“村村通”。全镇现有垃圾中转站1个,在建2个,分别位于核心区花园村、西山片区的王山村和伊河片区的裴村,全部投入使用可辐射全镇垃圾处理工作。各村(社区)出入口、主要道路实施监控网络全覆盖,有效震慑违法犯罪行为,稳步提升群众安全感指数。

各村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亮点。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各行政村(社区)自加压力、比学赶超,先后推出电费自助缴费、社保自主查询、车票预订代购等各类特色活动。如裴村为解决早上公交车辆少,本村务工群众出行不便的问题,组织本村出租车司机,发起“爱心顺风车,免费搭一程”活动,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李屯村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免费电话、免费打印服务,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徐屯村设立便民服务角,配备打气筒、扳手、雨伞等设备,为群众提供免费借用服务;设立4点半课堂,为村内学生提供课余辅导;设立失物招领台,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搭建服务载体,拓展服务形式

民情日志连民心,普通党员有事干。2013年初,龙门镇开始实施党员联系户制度,变“群众被动反映问题”为“双向主动沟通交流”。按居住地选择和组织指定相结合的办法,每名党员固定联系群众3~5户,力求做到“三必到、五必访”,即群众有突发事件必到、有不满情绪必到、有家庭纠纷必到,困难家庭必访、住院病人必访、下岗失业人员必访、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必访、孤寡老人必访。全镇千名党员人手一本民情日志,在走访群众时真实记录群众所思所想所求,帮助群众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引导群众掌握长远致富技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龙门镇发动全体党员深入群众家中,充分宣传方针政策,广泛搜集群众意见,帮群众算好“土地出让、安置补偿、门面房租金、居住环境、日常出行、群众就业、房产升值、身份转换”八笔账,提升了群众对城市规划、征迁改造和土地流转的知晓度、认可度和参与度,形成了全民关心、支持和监督的良好氛围。“有问题找党员,没问题党员找”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便民服务有特色,群众办事不跑腿。为了方便群众办事,龙门镇实行全程代办制度,即将镇便民服务大厅业务向下延伸到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设立社区便民服务站或村便民服务代办点,代理内容具体到人,具体到项,逐步实现全程代理,让群众政策咨询不出村、业务办理不跑腿。各村(社区)代办站点常设代办员3名,对群众来访,事无巨细,一律登记在册,常识类问题当面回复,专业类问题一次性告知能否代办、代办所需资料、代办员姓名及联系方式,疑难或重大问题交两委会研究或上报解决,建设性意见逐级向上级反映。实行群众来访首问负责制,镇村干部对来访群众要主动询问来意,并根据诉求内容分类引导,帮助群众办理业务,杜绝对来访群众不管不问,视而不见。

打造智慧党建,提升服务水平

创新服务理念,打造智慧平台。为落实洛阳市智慧城市建设和洛龙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精神,更好地为民服务,龙门镇从完善“大党建、大服务、大民生”机制出发,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互联网+服务” 、“互联网+廉政”、“互联网+公开”的管理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基层党建、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良性互动、融合俱进。目前,龙门镇已经完成软硬件设施升级,实现镇、村办公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群众进入该办公区域后,即可搜索连接到无线网络,通过微信关注或扫描二维码添加“活力龙门”公众号进行认证,实现免费上网。配套建设的“活力龙门”微信公众平台,已有1230人添加关注,累计发布各类信息300余条,受理群众事项40余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9%。党员、群众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就可随时随地实现网上政策学习、办事流程查询、代办申请提交、投诉咨询受理、就业信息浏览、党费微信支付等,既节约时间,又提升效率。 

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无缝对接。为了形成制度合力,实现“互联网+”与基层党建、便民服务、政务公开的无缝对接,龙门镇将党员联系户制度、便民代办制度与互联网科技有机结合,实现“网上网下双受理、线上线下双办理”。镇级层面,以“活力龙门”党群服务平台为核心,积极受理群众办事申请、投诉咨询、廉政举报,并通过统一交办到包村部门、村(社区);村级层面,依托便民代办制度,配备便民代办员,针对交办事项,主动与诉求群众取得联系,回复咨询,代办业务,处理问题,在全镇叫响“党员干部多跑腿、勤跑腿,群众办事少跑腿、不跑腿”,真正实现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办事。

“开弓没有回头箭”。龙门镇基于党建工作的种种尝试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龙门镇将结合群众需求,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继续打造“智慧党建”、“智慧龙门”,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为高效、快捷的服务。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