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活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创业板拟推分层,抢夺新三板“高成长”企业

2016-01-07 10:35:31来源:

近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召开第三届理事会第四十六次会议,会议提出要为新三板企业向创业板转板试点创造更好条件。降低直接融资成本,支持企业重组,构建产业新体系和发展新机制。

在会议上,深交所提出完善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化贯彻结构改革。会议提出,要“增强新动力 ,拓展新空间,培育新供给,全面落实深化创业板改革,推出创业板企业专门层次。大幅提升创业板包容性,为尚未盈利、特殊股权架构等企业顺利上市融资奠定基础,为新三板企业向创业板转板试点创造更好条件。”

这一要点的提出,被看作是深交所领会中央精神、为新三板转板工作的开展做好前期准备。  

事实上,转板试点比前不久落实的分层制度被监管部门更早提及。过往一年,国务院、发改委、证监会等都有相关意见,内容也从“探索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转板机制”转变为“探索新三板向创业板的转板试点”。

近日,国务院在召开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更是明确提出新三板要在适当时间推出转板试点,新三板转板事宜正式提上日程。

在监管层讨论转板试点的同时,大部分优质企业已经做好了转板准备。在TMT等热门板块,企业通过定增,实现融资同时分散股权,已经成为新三板“互联网+”范畴企业的常规资本市场动作。业内人士表示,新三板挂牌企业通过定增可以实现两大目的,一是通过定增获得融资,二是通过定增提高股权分散程度,图谋未来转板创业板的机会。

定增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不止于此。以该板块中搜网络为例,通过2014年的两次共3亿元人民币的定增,中搜网络早早实现了自己的股权分散计划,以抢夺政策红利,目前,股东人数超过700人,远远高于200人的红线。

较高的股权分散度,同时为中搜网络带去了稳定的流动性。数据显示,中搜网络自进入2015年以来,流动性长期居于新三板前列,即使在整个新三板最为低靡的时段,整体表现依然良好。

针对此次会议内容,有业内专家认为,创业板此时提出分层,其一意在为转板试点做出准备,其二意在抢夺新三板优质企业,此点可从此次会议的精神中窥探一二。

相比于过去严格的财务要求,此次创业板会议特意提出增强创业板包容性,“为尚未盈利”登录创业板创造条件。

创业板提出“包容性”的大背景,主要在于新三板在2015年的发展所致。由于创业板严格的盈利准入标准,新三板已经成为中搜网络、百合网等高成长、高创新企业登录中国资本市场的首选。而另一方面,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新三板融资额超过1000亿元,该数据已经超过创业板。外界已经出现“新三板才是真正创业板”的声音。

提出“包容性”,另一方面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对于大部分优质企业来说,留在新三板并非毫无益处。新三板自身定位于服务于创新、创业型中小微企业,各项制度也专为中小公司设计。对大部分企业来说,随着新三板制度的不断落地,估值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转板也并非必要。

当然,转板对于新三板公司来说诱惑很大。一方面,新三板企业成为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方便企业进行融资等各项业务。另一方面,由于创业板比新三板的个人投资门槛低,转板可以增加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最后,最为诱惑的,转板能够提升公司估值水平。

无论如何,创业板已经认识到高成长、高创新性企业的重要性,创业板分层的探讨,正是其抢夺新三板优质企业迈出的第一步。 

(责任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