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活动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龙门镇:依托“互联网+”,打造智慧党建

2016-01-07 10:35:21来源:

近年来,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依托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持续推进基层智慧党建工作。

一步一个脚印,开通“三微一网”

2010年之前,龙门镇对于信息网络的运用还仅局限于日常的电话、短信、qq等,但即使如此,龙门镇也已开设短信平台,通过短信平台来通知会议、安排工作,开通“活力龙门”QQ群,实现了工作情况的上传下达、信息动态的在线审核和学习材料的资源共享。2012年7月,注册开通“活力龙门”新浪微博,2013年初,实现镇、村政务微博全覆盖,形成政务微博集群,及时发布便民信息,持续推进网络问政,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倒逼各项工作推进。2013年7月,注册开通“活力龙门”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开展理论学习、政策宣传、信息发布。2014年3月,开通龙门文明网,开设学习专栏,挖掘凡人善举,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至此,龙门镇“三微一网”平台全面建立。

引入“互联网+”,完善功能设置

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龙门镇在“三微一网”开设学习专栏,每周向辖区党员推送群众路线相关知识,实现了辖区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学习。2015年“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三微一网”同样成为党员干部教育和学习的重要平台。2015年,为落实洛阳市智慧城市建设和洛龙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精神,龙门镇拓展微信平台功能,探索“互联网+党建”、“互联网+公开”、“互联网+廉政”、“互联网+服务”的管理服务模式,着力打造基层智慧党建的样板。

该平台分“微发布”、“微党建”、“微服务”三个板块,每个板块下设5个栏目。微发布下设龙门概况、龙门动态、政策法规、公示公开、文明龙门栏目,注重政务信息发布、文明卫生创建、政策法规普及和三务公开工作;微党建下设党的声音、龙门党建、党员服务、清风龙门、建言献策栏目,注重探索基层党建实践,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和发挥普通党员作用;微服务下设办事流程、就业信息、服务大厅、投诉咨询、调查评议栏目,注重开展便民服务,倾听群众意见,发现工作不足和解决实际问题。

“互联网+”行动,打造智慧党建   

软硬件建设配套俱进。为推进全镇的“互联网+”行动,更好地为民服务,龙门镇从完善“大党建、大服务、大民生”机制出发,努力实现互联网与基层党建、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的良性互动、融合俱进。2015年8月,“活力龙门”党群服务平台全新上线。与此同时,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三步走的原则,设立专项资金,以奖代补,高标准建设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完成软硬件设施升级,实现镇、村办公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群众进入该区域,即可通过微信关注或扫描“活力龙门”二维码进行认证,实现免费上网。群众走出该区域,仍可随时随地实现网上政策学习、办事流程查询、代办申请提交、投诉咨询受理、就业信息浏览、党费微信支付等,既节约了时间,又提升了效率。

线上线下同服务,制度融合显合力。为了实现“互联网+”与基层党建、便民服务、政务公开的无缝对接,龙门镇将党员联系户制度、便民代办制度与互联网科技有机结合,实现“网上网下双受理、线上线下双办理”。镇级层面,以“活力龙门”党群服务平台为核心,积极受理群众办事申请、投诉咨询、廉政举报,并通过统一交办到包村部门、村(社区);村级层面,依托便民代办制度,配备便民代办员,针对交办事项,主动与诉求群众取得联系,回复咨询,代办业务,处理问题,在全镇叫响“党员干部多跑腿、勤跑腿,群众办事少跑腿、不跑腿”,真正实现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办事。目前,“活力龙门”微信公众平台,已有1230人添加关注,累计发布各类信息300余条,受理群众事项40余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9%。

伴随着“互联网+”行动的推进,“互联网+”思维快速地融入到各行各业。“互联网+”与党建工作的融合,也将促使党建工作和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龙门镇对基层党建的探索,正是对“互联网+”智慧党建理念的实践。 

(责任编辑:徐方)